第一百九十八章 谁挡李自成?唯有吴三桂!(第2/4页)

“皇上,”大学士索额图接过问题道,“奴才觉得靠石额驸、张朝珍、卢震的那点人马,是很难保住江西不丢掉的。毕竟江西的得失不在城池,而在长江。而临江须水战,水战靠水师……那小两万人大多是陆师。所以奴才建议抽调两江三省的水师精锐组建长江水师,并由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任长江水师提督。”

“说得没错,”康熙点点头,“欲保江东,须赖水师,朕之前掉施琅到北京,就是想让他带长江水师的。只是这两年大员岛那边很消停,就给忘记了。”

大员岛上的郑经当然消停了,通过陈永华和朱天贵这两个代理人,他的业务可以从广东一直做到朝鲜半岛了,还不安稳几年好多赚一点钱来回一回血?

康熙道:“就把施琅招来行在……朕当面委任他当长江水师提督!”

索额图吐了口气儿,这下他总算可以和施琅交代了……施琅到了北京后就投靠了裕王福全,又和杨起隆走得很近,从天津关的海贸上赚了不少,所以就孝敬了索额图一大笔,想买个水师提督干一干!

索额图接着又道:“至于长江下游两江三省的主帅,奴才推荐康亲王杰书。”

杰书……又是个和康熙亲近的少壮王爷!

如果在岳乐、勒尔锦、鄂扎这仨王爷坏事之前,康熙一定会毫不犹豫同意这个人选。但是现在……好像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想到这里,康熙叹了口气:“那就多调几个久经战阵的宿将去辅佐杰书吧……哪怕是鳌拜一党也没有关系,反正掌兵权的是杰书嘛!”

“皇上,”大学士金巴泰道,“奴才推荐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穆占、前任陕西巡抚阿席熙辅佐康亲王。”

康熙点点头:“好,就让他们去辅佐杰书吧!”

康熙帝话说完了,自然就该拟旨了,但是两个翰林学士却都不动弹,还那儿趴着呢。

“陈师傅,熊赐履,你们……还有什么要问?”康熙看着两个翰林就问了。

“皇上,”陈敬廷小声问,“是不是要放弃武昌和长沙了?”

“皇上,”熊赐履补充道,“还有黄州府、汉阳府、德安府、安陆府、荆门州、衡州府、郴州、桂阳州这些地盘……”

好多地盘要放弃啊!

康熙叹了口气:“汉阳县和江夏县可以先放弃,湖北的巡抚衙门、提督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学道衙门等等,先撤到黄州,再视情况定夺。至于汉阳府除汉阳县之外的地盘,安陆府、荆门州是不是要放弃,都由荆州大营定夺。

而湖南的地盘……湖南省的那些衙门先前往郴州!

再给王辅臣、尚之信下旨,湖南的地盘,凡是他们可以收复和保卫的,就归他们来管!

让他们别在广东争了,快来湖南帮朕打吴三桂啊!

另外,也给耿精忠和范承谟下道旨意,叫他们马上调集和招募一万福建兵,派到江西去听杰书的指挥!”

……

大顺永昌二十八年三月初十,长江武昌段江面,不计其数的“临时战船”组成的船队,几乎铺满了整个江面,全都张挂起了写了“奉天”字样的船帆,浩浩荡荡,借着昨日刚刮起来的西南风,驶向充满希望的武昌城!

乘坐在这些帆船上的可不仅是李自成麾下的“五营兵”,他的“五营兵”才多少人?即便在鄂扎败退后又扩了一波兵,但总兵力也不过两万三千出头,压根用不了那么多的船。

而这次跟着李自成从澧州、常德、荆南迁出来的人口可多达七八万呢!除了营兵,还有营兵的家眷——这些营兵和家眷都在澧州、常德、荆南分了田,才收了一次租子,就得转封了。

好在奉天军眼下形势大好,眼看就能拿下武昌、汉阳二府,手里还有个岳州府暂时也不必放弃,有的是土地可以分配。所以奉天军上下也没什么人不愿意……大家其实也不大在乎武昌、汉阳的地,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北京城周围的土地!

李自成本人,则坐在一条足足有两千料的大舟船上,还是那一身标志性的白帽青袍,还披着红斗篷,身后站着个大汉,手里擎着一面绣着个“闯”字的红色旗帜。

这面“闯”字大旗,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了,今天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而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李自成已经“一把上岸”了……就在昨日,走陆路进兵的李来顺和刘一虎都派人来回报,江夏、汉阳两城的清军已经跑路,两座大城还有临近的汉阳镇上的士绅百姓,现在都在学着唱《迎闯王》!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忠于闯王的武昌城,李自成就无比感慨啊!

二十多年前,他从武昌城跑路的时候,那真是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当时大顺军上下真是人人都悲观绝望,谁都不能接受大顺朝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从云端跌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