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4页)

夏时笑了笑:“没事。”

她转头跟郑鸣对视了一眼,郑鸣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夏时接过村长递来的草帽戴在头上,跟着菜农边走边聊,了解到了不少番茄种植的小技巧,番茄的各种吃法,还学会了自制番茄罐头。

郑鸣调整好摄像机镜头,夏时从包里拿出话筒准备做一则现场报道。

她正要把头上的草帽摘掉,再去小河边洗掉脚上和腿上的泥,郑鸣摆了下手:“别摘,就这样拍。”

夏时喝了口水,润润喉,站在镜头前。

“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距离淮城市中心六十公里的燕鸽村,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这一大片番茄园。”

镜头视角转换到无边无际的番茄园,夏时接着说道:“加上与燕鸽村相邻的上井村、下井村,这片番茄园的种植面积超过五千亩,远高于淮城市场需求。”

“番茄大量滞销,果农无奈之下只能将其销毁。”后期制作会在这个时候插播他们之前拍的番茄坑。

夏时蹲下,摘下一个熟透的番茄,从中间掰开。

红灿灿的饱满果肉带着晶莹的黄绿色番茄籽,这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

郑鸣给了这个镜头特写。

夏时采访了一个农妇,农妇介绍了几种番茄的吃法,除了西红柿炒蛋等大众食谱,还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

夏时:“番茄富含各种维生素、番茄红素以及镁、铁、磷等矿物质成分。小孩吃番茄调整肠胃,年轻人吃番茄美容养颜,老年人吃番茄保护血管。”

夏时站在摄像机前,此时的她不是记者,是个舌灿莲花的推销员。

夏时打开自己的手机,调出微博上水果涨价的热搜,在镜头前停留了一下。

“水果太贵吃不起,没关系,番茄好吃又不贵。”

说完摘下来一个番茄,随便擦了擦,咬了一口,对着镜头吃得喷香,汁液溅得满手也浑然不在意。

郑鸣透过镜头看着夏时,这姑娘厉害,挺会抓热点做营销。

拍摄结束,郑鸣一边整理摄影机一边笑道:“你们年轻人不是都流行什么仙女人设吗,你都一点包袱都没有吗。节目一播出,全淮城的老百姓可都看见了。”

夏时拿出纸巾把唇边和手上的番茄汁擦掉:“什么叫我们年轻人,郑哥您也才二十九。”说完递了个刚摘下的番茄。

郑鸣接过来,擦擦吃了。

村长接了个电话,转头对几个菜农喊道:“消防同志已经帮咱们把马蜂窝捣掉了。”

夏时一听见消防两个字就想到了她的梦中情车。

“村长大叔,有消防员过来是吗?”

村长点了下头:“村后面的大树上长了个马蜂窝,比缸口还大,经常有人被咬,就请了消防同志过来。”

采访任务已经结束了,郑鸣收拾了一下工具,准备去采访车里把内容发给制作组的同事。

夏时跟着村长一快玩去了。

马蜂窝果然已经被收拾掉了,消防员正在脱防护服。

夏时一眼就看见韩峥了,他坐在一个小土坡上,背靠着一棵大树,穿着军绿色的背心,正仰头喝水,喉结上下滚动,一口气喝掉大半瓶。

夏时挥了挥手,脸上热情洋溢:“韩队,又见面了,缘分啊。”

她对他目的从来都不单纯,缘不缘分的,她根本不在乎。

她在乎的是她的梦中情车。

韩峥看了她一眼,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并没有要跟她深入交谈的意思。他把矿泉水瓶放在地上,随手摘了根狗尾巴草在唇边叼着。

夏时走过去,脸上带着职业式假笑:“您辛苦了。”

韩峥轻嗤一声:“剿灭一个马蜂窝罢了,不辛苦。”夏时在心里呵呵了一下,瞧瞧这人,一副小意思不足挂齿的样子,用的却是剿灭二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刚指挥了一场千军万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重大战役。

夏时爬上小土坡,坐在韩峥身侧。

他上身只穿了件军绿色背心,胳膊上隆起的肌肉像石块一样,看着就很坚硬,充满力量感。

要不是不熟,她真想捏捏他到底有多硬。

韩峥看了看身侧的女人,往旁边挪了挪,她靠得有点近,还不停地跟他套近乎,他心里有了不详的预感,于是又往边上挪了挪。

夏时看韩峥努力远离自己,以为他是为了避嫌,毕竟人是有女朋友的人。她也就没再往他身前凑。

两人隔着九十度的角对话。

夏时:“韩队,跟您商量个事,把您那辆爱车的组装零部件告诉我呗。我保证外观颜色不跟您重合,我弄个明黄色的。”

韩峥想了想:“不行。”明黄色骚起来不输他的大红。

夏时:“宝蓝色?”

韩峥看了她一眼:“不是颜色的问题,我就是不想跟别人同款才自己组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