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返璞归真,大逍遥问(第2/4页)

纵云驾,穿西域入汉境,苏景直接回到离山。沈河仍在关内参悟剑歌,红长老也不离开红鹤峰,连门务都扔给了剑尖儿剑穗儿,她铁了心要修成剑弦。

阳火道场喧闹非常,比翼双鸦常驻的地方能安静了就太奇怪了。妖精不成,鱼苗希佳都还在幽冥闯荡,“分家”之后实力大损,成就不值一提了,常可见其中一两个被别家鬼王打得四处乱逃,另外几个急急忙忙去救;救出来没多久,不知又是谁被追打,余者再去救。

今天我救你明天你救我,已经变成他们的套路了,不过追追打打中他们的修行精进不俗,这群野孩子乐在其中。

再就是樊翘,早在苏景闯荡幽冥时候他就破无量跨入元神境界,如今已经修得如意胎,晋入第十境欢喜儿了。他的修行总比苏景快上一截。

樊翘修金乌阳火,却未能在冲煞前炼成剑刹天乌,注定成就有限……不过这个“有限”是跟苏景来比的,就算按部就班、中规中矩,金乌阳火也是巅顶正法,樊翘的“大修”之名绝非侥幸。

无论灵元大潮是不是真如鱼苗所说的“回光返照”,至少劫数未降前天下修家皆得其惠,尤其离山这种聚气引灵的风水宝地,得到的好处远胜普通门宗。由此……好生兴旺的离山!

境界修行的时间比着原来大大缩短,元基所得比着以往更深厚扎实,而环境中的“浓郁”对修家开悟也有着强大助力,就因灵元大潮的推动,离山宗内不少停滞于领悟境、不得不止步的弟子又告突破。

修行路上,离山弟子高更猛进,欣欣向荣的八百里山。

今日离山愈发兴旺,苏景心中就越是想念一个人:师兄贺余。

若非贺余,莫说现在的离山,就是人间怕也当然无存。

星天劫数是天下修家合力救下的,但泱泱修者之中救得最关键、最惨烈、最震撼人心的,非贺余莫属!巧得很,苏景刚刚想到师兄,冥冥中就传来了鬼差的鸣锣喝道之声,随即一蓬煞气阴风钻出地面。

阴风散去,贺余显身,笑着对苏景点头:“长老传讯幽冥,我听说师弟从莫耶回来了,刚好手上没什么公事,就上来看看你。”

如兄亦如师,贺余可是苏景十足真金的亲人,相见欢喜,单独寻了清静地方叙话,稍作迟疑后苏景把不听的伤势如实讲出,这才是他去往莫耶的真正原因。

贺余是何等老练之人,不听昏睡可能醒不过来这等大事,师弟为何现在才提?稍作琢磨他就明白了苏景“不愿人提、不想人问”的心思,是以贺余只点点头,认真道:“笑语仙子的机遇远非你我现在能够想象,你放心,她会醒。依我看,将来她的成绩还会压你一头。”

苏景笑了笑,转开话题说起自己在莫耶雕刻一品山之事,尤其第三座山,空灵之中返璞归真,“老少苏景”重合一境拷问本根的经历更是非说不可。做师弟的边说边笑,眉飞色舞,这场领悟的味道实在太过香甜了,一定要和师兄念叨个过瘾。

贺余却听着听着神情就变了,原先的微笑变作了惊讶错愕,待苏景说的差不多了,贺余追问道:“那你最后可曾得了答案?”

“得了答案!”苏景喜色盈盈:“不过……这答案有些晦涩。”

“反正是闲聊,说来听听。”

“本真何在,本心何往……我所悟,本真为先,永不变;本心在后,随境而迁。修行成长,成长修行……本真长存永驻却于我无助;本心幻变却时刻在。不妨这样想:本真求个无怨,本心求个无悔。修行路上,处处有怨处处无悔。苏景有怨不悔。”苏景稍作沉吟、措辞:“无悔却有怨,但有怨也不悔。便是如此了。”

这番道理说得似是而非,想明白一个道理是一回事,想把它说清楚又是另一回事。说到底:领悟道理不是讲道理。

小真一,真我唯一。随便哪个修家都知道第四境要领悟“真我唯一”。明摆着的道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领悟不了;贺余师兄破无量的天道是“气运”,天道就是气运,仍是摆在明面上的道理,又有几个人真能参悟?

离山戒训中早有“无怨、无悔”的取舍之说,小师娘飞仙前留话也提到了“逍遥非圆满,逍遥亦有遗憾”类似说法。道理早就有了,关键是……谁能悟、怎么悟?

苏景的话虽然说得不明不白,可他自己悟透了,足矣!

他的话才说完,对面贺余突然放声大笑!真正开心、展颜、痛快的大笑,苏景被他吓了一跳。

“师兄为何发笑?”苏景让贺余笑得都不踏实了。

“没事,没事,就是觉得有趣,当年那个仗着一块玉牌横行山里、当年那个被逐出门宗后跑到山门处跳脚撂狠话的小子,今天居然也似模似样入空灵悟玄理了,哈哈,哈哈哈……”甭管苏景多大的年岁,多深的修为,多高的境界,在有些人眼里他就永远是个娃娃,甭想再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