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9章 沪海老洋房一网打尽(第3/3页)

不管是弄堂里还是老洋房里的居民,都有一个共同点——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搬出去,搬到新工房里去住。

南易蹲在方公馆的大门外,手里拿着一份资料在看着。

资料上显示,沪海这里第一批上报批准建设的新工房,有兰花、长白、曲阳、彭浦、沪太、泰山、长风、虹桥、仙霞、田林、宛平、上钢、WF等13个;

第二批1982年上报批准的有工农、民星、运光、彭浦、管弄、仙霞、长桥、德州、上南、雪野、LY、梅园、泾西等13个;

第三批已经上报还未批准的有市光、国和、国定路、丰镇、凉城、彭浦、甘泉、真北、仙霞、康健、梅陇等22个。

新工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一个是沪海市里的拨款,另一个就是工厂自筹。

工厂还好说,沪海这里的企业效益都不差,完全有能力盖房子,只要上面能批准他们盖就行,这样的新工房就是属于企业公有。

市里拨款兴建的就比较困难了,如今沪海市里也没穷的叮当响,财政和税收87%上交,留下来的只有一丁点,哪哪都需要花钱,哪来这么多钱用来大兴土木。

沪海没钱,这对南易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奶奶方梦音明年回沪海的时候,完全可以提出一个以房换房的计划,一栋老洋房挂着十几张甚至几十张房契,甭管挂了几张,一张房契换一间一室户。

这种换法,方梦音瞬间会成为冤大头、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里子面子口碑,一样不落,都能攥在手里。

南易揉了揉太阳穴,寻思道:“这个计划可行性很高,多半会执行的很顺利,到时候老洋房大多落到自己手里……

这可不行,怀璧其罪,杀一人肥万家……

真要推行这个计划,澳资、港资、台资、李资、外资全都得拉上,资金来源要广、渠道要复杂,投资的主还得有影响力,操,这么干老子不成买办了么。

该怎么控制里面的度呢?”

一个很好的计划,南易却有点构思不下去了,想掌握里面的度,控制好拿到手的老洋房数量,这难度十分大,不是一般的大。

“这计划还得好好斟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