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5章 文昌旧事(第2/5页)

“村里的钱,自己也有份,凭什么还?”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会有,有一个,就会一生二,二生三,连绵不绝。

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很容易和别家接轨的。

创业基金想维护好,太难了,而且还需要一个唱黑脸的人,打上欠钱的村民家里把钱给要回来。

南易寻思来,寻思去,这个黑脸他自己最适合唱。

那还搞个毛,他南易虚怀若谷、侠肝义胆,能做这种坏人么?

纵使海枯石烂,南易的好人设不能变。

一天二十四小时,他得用四十八小时想着世界的发展,吃一粒米,他都得把非洲所有挨饿的儿童名字念一遍。

哪怕是他生儿子,都不是为了什么传承,而是考虑到人类的繁衍,考虑到调整人口结构,让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肥美的人口红利。

在南宅的书房里,南易在起草着章程,忽然,右眼被迷住,一会就溢出泪水,他抬头往非洲的方向看了看,心如刀割的叹了口气,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撩起边上的笤帚往上一挥,一只蜘蛛连同蜘蛛网都被他扫了下来。

“结网也不知道高一点,都弄到我眼睛里了。”南易恨恨的把蜘蛛给踩死,一脚把尸体扫到粪箕里。

南宅光照不是太好,整栋房子显得阴暗,又处在农村,边上的水多、植物多,夏天蚊子苍蝇,冬天各种虫子也免不了会有,蜘蛛自然也喜欢来屋里织网。

南易忙了半天,也就把呈会的章程给弄好,还设计了多重呈会的方式,有应急式的月呈,还有季呈、年呈,可以应对村民短期、中期、长期各种缺钱的情况。

每个呈会,村委会都会作为一个会脚参与,而且默认成为最后一个用钱的会脚。

村委会也不是纯粹的为了村民的呈会奉献,在要构思呈会以前,南易还想到了一个生意,那就是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又称搭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甲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乙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甲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乙则退出。

这笔贷款对于乙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贷款。

在内地,扮演金融机构甲角色的主要是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扮演金融机构乙角色的主要是商业银行。

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贷款,其是一种过渡性的贷款。过桥贷款是使购买时机直接资本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回收速度快是过桥贷款的最大优点。

过桥贷款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一年,利率相对较高,以一些抵押品诸如房地产或存货来作抵押。因此,过桥贷款也称为“过桥融资”、“过渡期融资”、“缺口融资”或“回转贷款”。

这些呢,只是明面上对过桥贷款的定义和解释。

其实过桥贷款利润比较大、回款周期短的操作模式是给贷款企业提供过桥资金。

企业甲欠银行乙一笔1亿的贷款,短期内就要到期归还贷款,但是企业甲的资金被占用,贷款还不出来,企业甲就会和银行乙[负责人]协商延期归还贷款的事宜。

但是延期归还会降低企业甲的信誉,也会让“银行乙”难办。

于是银行乙会主动/被动引入一笔“过桥资金”,这笔过桥资金用来归还企业甲的贷款,企业甲需要给过桥资金和“银行乙”一笔利息和“介绍费”。

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前面的贷款还清了,后面的贷款也就好谈了,银行乙会再贷一笔资金给企业甲。

通常来说,过桥资金帮助归还贷款以前,银行乙已经“私下”明确肯定会贷给企业甲一笔新贷款,而这笔新贷款里面,过桥资金的钱会直接划走。

对过桥资金来说,这种生意风险就非常低。

而且,这种操作,真是皆大欢喜,大家都开心,乍一看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的利益,不管是公的还是私的。

把这一个闭环拆解开来看,无非就是企业甲还不出贷款,找人借了笔钱先还上,然后再重新贷一笔款还给借给它钱的一方,什么毛病都没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围的闲置资金会越来越多,把闲置资金拿去做这种生意,初始可以做到资金每年翻番,随着资金量变大,也能保证一年有三五成的利润。

时机成熟的时候,文昌围也可以建立一家金融机构,甚至是文昌银行。

这种生意利润高、风险小,难点就是门槛很高,不是谁都可以做。这也是好生意的共性,好做的生意往往不是谁都能做,只会成为少数人的自留地。

这道门槛,对文昌围来说并不是问题,京城那里有个瘦了吧唧的女人,她可也算是半个文昌围人,透过她,文昌围搭上一些人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