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主动被擒(第2/11页)

所以西南来的那一路不退反进,沿着海子边的道路继续往前。在这种地方,越是直长的道路越难设下围杀的兜子。因为一侧是海子,另一侧是陡滑的山坡和匝密的树林。要想攻杀的话只能从道路两头进行,而这样的话其实已呈窄面的对攻,失去了兜子的优势。

而正西过来的一路则迅速往海子边移动,并且马上就认定了一个可攻可守的区域。他们的想法也不错,海子边有宽敞的岸滩,岸滩滩泥软滑。然后滩上还有许多大树和大的枝杈,这些都是被山洪山风冲倒冲断后掉在水中,再被海子里的水浪送到岸滩上的。有这些障碍,别人要想快速冲击是很难的。而他们背后的海子里是无法设置兜爪攻击的,所以只要站好位置立稳脚跟,用长大武器进行防守和反击的确是很有利的。

没有一个人,或者说是他们还没来得及看到一个人,所有的攻杀便结束了。

袭击应该不算突然,那些肥硕的老鼠出现得很坦然很大方,并且是走到跟前才龇牙咧嘴露出凶相的。虽然不突然,但意外还是有的,这些老鼠本身就是意外。被袭者原以为密匝的树林、陡滑的山坡以及水质中含有落花毒素的海子里不会出现预设的兜爪攻击。但事实上他们错了,这些胖老鼠不仅可以从林中坡上滚出,还可以从水中冒出,从树顶落下。被袭者原以为岸滩滩泥软滑,而且有大树和树杈阻挡,就算出现突袭者也无法快速接近。但这些对于这些胖老鼠非但没有丝毫阻碍,反而隐蔽了它们的行动,替它们的接近做掩护。

当水色缤纷花色更缤纷的佬白海子边散乱地铺开两大片如同被活剐了的尸体后,道路上这才施施然出现了装束怪异的一男一女。他们径自走到两个进行过交易的尸体边,从尸身上掏摸出些东西来,然后很快便消失在山林间。在他们背后,是大群的胖老鼠逶迤随行。

很奇怪的是,深山之中那么多的食肉兽子,竟然对这满地健硕的尸体不动一口,宁愿继续跑到海子里艰难捕捉那些腥气多刺的醉鱼。也正因为没有兽子动那些尸体,所以这些尸体很快就被经过的商客发现。于是报了官,官差也跋涉许多山路来了,毕竟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啊。

通过对所有尸体的检查,除了样子像活剐外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从其中两人的身上找到的符鉴倒是极为罕见,这是两个字符奇怪、造型奇怪、质地更奇怪的符鉴。一个是块佛牌,上面刻制了一个形象怪异的佛像;还有一个像护身符,刻了一棵大树。然后从这些人的装束、体型特征和携带物品上辨出,两伙人应该有一路是来自吐蕃,还有一路是来自交趾的。由于这些人的死因始终无法确定,官差最终草草地以相互火并全体丧命为结论,随即便安排当地村寨派劳夫找地方将尸身葬了。只在事后将此案写了一个报章连带那两个奇怪的符鉴交送到上一级的官衙,就此算彻底了结此案。

赵崇柞由金陵匆匆赶回成都,一路上依旧保持谨慎,不敢让所经之地的官家有丝毫觉察发现,也不与不问源馆的所有密探、密信点接触。正因为这样,他自己的消息也闭塞了,南唐所发生的事情都走密信道传递信息,所以他都没接到。而官道信息虽然也在往蜀国传送,却始终都比他慢了半拍。

刺客夜闯秦淮雅筑之后,赵崇柞已经开始觉得金陵之地暗流涌动,很不稳妥。然后李弘冀又未采纳赵崇柞的建议,于是他开始觉得李弘冀并非敢将手段用极之人。而眼下形势不敢用极端手段便掌握不了先机,占不到先机也就无法拥有调配和运作某些国家力量的权力。于是赵崇柞果断决定离开南唐,事不成再拖延下去只会对己不利,再待在金陵说不定接下来无关己事也会惹得腥臊上身。

其实就之前金陵城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如果让南唐皇家、官家知道赵崇柞潜在金陵城中,那么想都不用想,不是他的事情也都会栽在他头上。赵崇柞对政治的变化很有敏感性,对危机的嗅觉也极为灵敏,所以他及时离开了。

不过赵崇柞虽然自己离开了,却是将丰知通和一部分不问源馆的高手留下了。他离开时李景遂还未被刺,只是有人夜闯秦淮雅筑。赵崇柞觉得李景遂肯定会猜测夜闯秦淮雅筑的人是李弘冀派出的,所以下一步有可能采取反击。当然,真正派出刺客的第三方也可利用这个机会再出刺客转而攻袭李弘冀。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要想南唐乱,而且乱得顾不及与蜀国联手对抗强敌,那就不是简单地杀死李景遂或者李弘冀就能办到的,而是要让他们斗起来,让他们自相残杀。从现有的关系以及赵崇柞此次执行的任务而言,不管是李景遂反击还是第三方刺客出手,他都应该协助保护李弘冀的安全。或者可以这样说,刺杀也好,自相残杀也好,最终都必须让李弘冀成为赢家,那么南唐和西蜀共进退的联盟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