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战鬼卒(第4/10页)

  齐君元其实并不十分了解孔明灯上的文字和符形,他只是对那孔明灯的控制特别好奇。这灯能上升到空中很正常,停在一定高度和自身旋转也可以做到。但是这要行便行、要停便停,且快慢随意,却不知那大傩师是采用何技艺操控的。而且齐君元仔细辨看了下,确认大傩师和孔明灯之间没有线绳的连接,孔明灯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装置和坠物,所以根本无法想通这是采用的何种控制手段。

  其实这一点就是器家与玄家的区别所在。齐君元的思路总是从器物动力、弦扣运用的各种原理上找方法,而大傩师却是在孔明灯上注下的心念灵性。这其实和金针驱狂尸是一个道理,不同之处只是使用的咒文和注入的途径存在差别。

  以心念灵性控制器物移动的功法在最早的佛家、道家、魔家修炼法中很常见,而且是以魔家的方法最为简便、快速有效。这也是为何通灵远要比入魔艰难的原因。但佛家、道家的修炼一旦突破某个界限之后,便完全进入到另一番境界,那么其操控驱使的能量就不是魔家可以抗衡的了。

  意念控制的技法种类不少,但都太过玄妙,世上能学会并运用的人少之又少。在此之外还有种另类的控制方法却是一样可行的,那就是虫控,后世也有叫蛊控的。唐朝人杜凤奇的《凤云轩杂说》中就有提到,说一些邪魔法师以自己的精血元气培育虫类生物,虫子可与主人心意相通。然后将其放置在物件上,以心意驱动虫子的动作来达到实现自己操控物件的意愿。这种虫类生物被统称为“心虫”。所谓“心虫作祟”、“心虫乱性”最初便是指这些法师在某种状态下无法控制住虫类生物的现象。

  现在且不管大傩师用的是心意符咒,还是心虫操控,凭齐君元的所学都是无法窥出其中奥妙的。不过齐君元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就是这盏随指示移动的孔明灯绝不是用来照明那么简单。它的真实用途要么是抵御和破坏,要么就是指引和驱动。

  黑压压的一片离得近了,随着它们的进逼,东贤庄中崩弹声、塌陷声不断,同时有尘土滚滚而起,将庄子中刚刚燃起的红灯蓝火模糊了。这应该是那些加速而来的黑影触动了庄中各处布设的坎扣设置(机关暗器),而这些坎扣很明显无法阻挡住他们。

  齐君元不用借助清晰的光亮细看,只需从模糊的行走姿势便可确认那些闯入的黑影不是正常的人。是的,那些的确不是正常的人,而是已经死去却依旧狂乱的人,狂尸冲庄了!

  斗鬼卒

  确认狂尸冲庄后,齐君元的目光马上在庄子的里里外外到处搜寻,他这是在寻找秦笙笙他们几个。这几个人只要之前坠上了狂尸群,那就很大可能会随狂尸群入庄。狂尸群冲庄造成的混乱是个难得的大好时机,虽然那几个人缺乏江湖经验,但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暗中行动,从而达到各自的目的。

  还没等齐君元把几处最有可能掩身潜行的位置看清,整个庄子就已经彻底混乱了。狂尸群从庄口处的湍急洪流状变成了全面铺开的潮水状,沿着庄中马道,沿着沟边田头,沿着房屋间的空当,沿着所有可通行的空间,朝半子德院滚滚而来。

  此时血红色的孔明灯越转越快,隐隐间可见灯外罩上的文字、符形闪烁出点点金光。当狂尸群的最前端到达孔明灯下面时,只见大傩师的手势再次抬高。这一次的抬高显得很用力,就像手中托起一件重物似的。随着这手势,那孔明灯渐渐停下旋转,但它的光亮度却是猛然升高,把原本血红色的灯变得鲜红妖艳。同时可以看到,那外罩上闪烁的点点金光已经变成了金色流动,从这整个流动的形状来看,像一句竖写的梵文咒语。

  狂尸群的冲行顿时迟缓下来,就像洪流遇到了大坝。但和平常时洪流遇到大坝的情形是一样的,阻挡意味着更加狂嚣的冲击,意味着蓄势更强的翻转。尸群根本没有停止,只有马道那边接近孔明灯的狂尸的前行速度变慢了些,但后面狂尸的速度依旧在加快。这样一来,前后狂尸便叠聚起来,狂尸群变成了狂尸堆。并且越叠越高,看样子像是要够到那只孔明灯,将它扑落下来。

  大傩师此时不但在注意那孔明灯,而且眼神左右闪动,兼顾从其他方位直冲而来的狂尸。因为没有阻挡,而且地势开阔便于奔走,所以其他方位的尸群速度要比马道那边的快出许多,此时已经呈双出水架势从两边包抄过来。

  见此情形,大傩师立刻变换手势,手势直指那盏血色的孔明灯。孔明灯猛然升高了两丈,和下面叠聚的尸群远远拉开距离。同时,那孔明灯整个鼓胀起来,灯里的火苗子也剧烈地跳动起来。这种现象让灯外罩上的那些文字和符形看着如同是全数凸起,流动的金色更是在不断往外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