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盒陷阱(第2/5页)

“把这个盒子取出来,也打开。”

她照办了,取下盖子,发现里面依旧是一个礼盒,盒子上是一些看上去毫无不起眼儿的陌生人。

这次不用他再次提醒,她就取出礼盒,去解上面的绳子,他在一旁点头以示赞成。

里面果然是另一个盒子,全黑色,上面仅贴着一张他自己的椭圆形照片,虽然很小,但是这造型不禁让人想起骨灰盒。

“这个盒子就别打开了,你把它给我。”

她取出黑色的盒子,发现下面还放着厚厚的一沓纸币。

他接过黑色的盒子,拉开床头柜上的抽屉,把盒子放进去,锁起来,又转过脸来,把手指竖在嘴唇中间,嘘了一声。

她把钱连同第三个空盒子一同递过去,他伸手挡了回去,说:“这是你今天的报酬。”

她有些惊讶,不必细数,这是她收到的最多的一次报酬,她说:“谢谢您的帮助。”

不解令他皱起了眉头,又忽然笑了。

她把钱装进提包里,好奇第四个盒子里装着的是什么东西,因而目光在抽屉把手上稍作滞留。

“你知道吗,”他说,“其实,我是一个拾荒者,一个乞丐。”

刚见面时的疑团豁然开朗,马上,她又被更多的迷雾笼罩。

“一个活到中年还自称美学工程师的男人,却从没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他穷困潦倒,好在头脑还算灵活,知道即使拾荒后卖废品,也可以缓解自己困顿的经济状况。在有意无意间,他知道得越来越多。他知道了各种瓶瓶罐罐、报纸传单以及各种金属的价格。他开始了解每个路过的废品车主人的禀性,知道他们如何才肯松口,答应抬高收购的价格。没过多久,他就大胆起来,干脆省去中间环节,把手里的东西直接卖给废品回收站。后来,他在运送垃圾的途中开始收购别人准备出手的东西。他知道,体育馆在周末会有更多的空瓶子,交通繁忙拥堵的路段有更多的宣传单,出版社、报社和学校家属院有更多的旧报纸……整个城市里,他几乎是最有头脑的废品处理者。直到不久前的端午节,那天金河上正在举行龙舟比赛,他在河畔收废品的时候,被几个觊觎已久的拾荒者找借口打了一顿。他并没有受太重的伤,却在抱头蜷缩的时刻恍然大悟。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这么老的时候,仿佛一个长久的噩梦突然醒来。

“一个噩梦醒了,却发现实际情况同样糟糕。

“自己还在等待一份美学工程师的工作吗?他现在已经老了,你看,挖煤会导致尘肺,开车使腰颈劳损,久站则会患上小腿静脉曲张……我们做过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在自己身上留下烙印。你瞧,近乎乞讨的拾荒让他变得丑陋、黝黑,养成了抽烟、吐痰、喝劣质白酒的习惯。这样的一个人,简直与乞丐无异,除了彻底的背道而驰,哪里还和美学有一点儿关系?而他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是一个美学工程师呢!

“所以,他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用拾荒攒下的钱,正式同过去的自己做一次告别。

“方式当然是同过往截然相反。这两天,他吃了西餐,买了高档的衣服,还在理发店做了形象设计(虽然最终的效果有些不伦不类)。他现在住在这座城市富人区里最豪华的酒店(虽然是最便宜的房间),还找了你这样的一个美人(这点倒是并无遗憾)。”

他用高脚杯倒了半杯蓝方威士忌,加入柠檬,又加了两个冰块。

“你应该用烈酒杯,高脚杯是用来喝香槟和红酒的。”这句话她终于没有说出口。

他喝了一口,五官在脸上皱成一团。

“那我走了之后呢,你准备做什么?”她把化妆的小物件依次放回提包。

他指了指抽屉里的黑色匣子,像煞有介事道:“继续和我过去的人生告别。”

《套盒陷阱》不同于马帧导演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一个靠援交挣钱的三流女演员,在酒店跟一个自称美学工程师的老人进行了一场笨拙的、生疏的、仪式般的性爱,事后,老人给了她一笔巨款,告诉她,其实自己是一个拾荒者。在展现大量色情镜头和消极人生观的同时,马帧为这部电影选择了最阴暗(也最无必要)的结局:第二天,女人在新闻网站上看到了有关老人吞枪自杀的消息。一个让人怀疑机器卡顿的长镜头过后,电影结束,画面变黑,红色的字幕缓缓爬升,忽然又中断了,女人在片尾彩蛋里吞食了一些药片,抱着一只礼盒睡着了。

显然这个自称演员的女人,发现自己其实早已沦为援交女(主要经济来源是为别人提供特殊服务)时,仿佛受到了某种令人绝望的启发,她自杀了。

一个喜剧类型片的签约导演,享受着狐眼公司无条件提供的高额制片投资,结果却给我们送来了这部可以说是缺乏善意的作品。我想,自己有必要和他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