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暗流涌动(第3/3页)

与他同样担忧的,还有刘备和刘虞。

原本他们只是路过雁门,虽然看的仔细,可难免有所疏漏。

可经过田畴,和一众在雁门游学的学子们的介绍,他们才知道,他们见到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据他们所言,雁门五郡,人口有五百多万。

编成的部队,不下十万之众。

而且,都是有事没事,就到草原上溜一圈的主。

董胖子磨磨蹭蹭的走到河东(运城一带)之时,他收到一封密信,看完密信后,而后董胖子便称呼病,不愿意往前走。

此时,已是中平四年(第十七年)的年末。

年关将至,东边的云县,却是禀报了东边的定边候刘备的部队,正在向交界处集结的情况。

丘志清有些不明所以,于是派了个人,去询问情况。

使者回来禀报,说是为了防备鲜卑入寇。

呵呵,丘志清是半个字都不信。

鲜卑入寇,能从平城这边入寇?

这就是没人的难处了,十常侍虽然收丘志清的礼物,有人黑他,他们也会帮丘志清所说好话,不过这种事关他们小命之事。

他们是不会向丘志清透露半分的。

此时,又有人来报,并州刺史,丁原率部队南下了。

这下丘志清更是不懂了,丁原是张懿被罢免之后,接任的并州刺史。

可后来,朝廷又任命了新的并州牧,也就是董卓。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董卓到任,丁原和董卓交接之后,再走吗?

而且他没有新的任命,不应该直接带人前往洛阳吗?

怎么带着部队南下了?

中平五年(第十八年),丘志清正召集各级官员,做着今年的年度预算,以及工程项目等等,却被一声汇报打搅。

“报……京城急递!”

一瞬间,这名差役手中,特殊形制的文书,便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要是他们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哪位薨逝的专用文书吧?

一个个的,尽皆面面相觑,都忘了去接过文书。

倒是丘志清比较平静,只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才好。

接过文书一看,丘志清心都凉了半截,难道自己送了那么多珍贵药材过去,就一点用都没有吗?这不应该啊……

徐荣见此,心下一个咯噔。

小心翼翼自丘志清手中接过文书,一目十行的看完。

“这……”

徐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幼年,或者年轻的皇帝,容易夭折,这个大家理解,毕竟没有实权嘛,夭折的因素自然就多了。

可作为一名成年的皇帝,不说活个百八十岁。

你哪怕如同一帮平民一样,活个六七十也行啊。

刘宏的死,仿佛在防洪的堤坝上,开了一个小口子。

口子虽小,可随时有溃堤的可能。

而今,在场诸人,多看向丘志清。

最担心的,莫过于徐荣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