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新的希望(第2/3页)

“让世界通过奥运认识中国,也让中华集团通过奥运走向世界。”

这句话是韩皓一直以来为争夺奥运汽车赞助商而定下的目标,奥运是中华集团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带着这样的抱负,韩皓对自己公司第一辆纯电动汽车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大巴面积大,可操作空间多,跟轿车相比,纯电动大巴的难度相对而言小很多,因此中华集团的电动汽车事业先从客车开始破局。搞定了大巴,场地摆渡车更是不在话下,随后就是更加有技术难度的纯电动轿车。

一辆SUV“宋”载着风尘仆仆的韩皓,直接从机场来到试车场,他已经迫不及待见到这个神秘的“鲲鹏”。

简单跟在场工程师们挥手打招呼后,韩皓在相关人士的陪同下,坐到了“鲲鹏”的驾驶座,他准备亲自启动并试车。

跟传统仪表台设计不同,眼前是一块比MP4还大上一些的7寸屏幕,方向盘下方没有插钥匙的启动孔,这让准备扭动钥匙发动车辆的韩皓有些尴尬,他找不到点火装置。

幸好余光看到中控台左侧有一个红色按钮,上面印有“START”字样,韩皓微笑着用力按下,没想到只听到“叮咚”的一声,但车辆却纹丝不动。

“我就说你想驯服这头巨兽没那么容易,它可是搭载了最先进的科技产品。”

一旁陪同的赵全复笑着说道。

刚才他在介绍车辆情况时,特意隐去了关键一段信息,给了韩皓一个惊喜。

“好吧,你说的车上神秘钥匙我找遍了都没发现,我确实没辙了。”

对“鲲鹏”项目,韩皓只是大方向把控,对具体如何操作他是第一次涉及,没想到连第一步启动车辆都束手无策。

“你说要在产品中加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我们的年轻工程师们想了一个好主意。”

赵全复见状,一边介绍一边按下了刚才的红色启动按钮。

伴随“叮咚”声响起,他随即开口像念出密码般大声喊出一句话。

“爱我中华!”

话音刚落,嘀的一声后“鲲鹏”大巴立马接通了电源,7寸显示屏亮起,出现了数字信号,上面有时速、电池容量等信息。

居然是语音启动车辆,这样炫酷的操作让韩皓一脸惊愕,什么时候自己公司竟然造出如此高科技感的产品。

那么好玩的东西,当然要自己来亲自操作一遍,韩皓童心大发按下红色按键让车辆熄火重新待命。

根据赵全复的示范,韩皓在按下按键听到“叮咚”一声后,毫不犹豫喊出了“爱我中华”这句话。

“嘀——”

眼前的7寸显示屏亮起,整个大巴接通了电源,随时可以前进出发。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进步,属于一定意义上的人车交互行为。”

韩皓感受完毕后,赞不绝口说道。

“这是我们一位年轻工程师想出的点子,他说在跟女儿讲睡前故事谈到芝麻开门时,灵机一动得到的启发。

我们跟科大讯飞合作开发了一个语音控制小装置,按下启动按钮后小装置启动,确认到预先录制后的语音后就会接通车辆电源,从而实现语音控制的效果。

技术上并没有很大难度,几个固定汉字组合的识别对科大讯飞现有技术来说不成问题,难的是第一个想到这样办法的人。

你一直强调将来汽车会跟互联网新技术紧密结合,这次有趣的试验就是我们对此的新尝试。

当然,它偶尔会出现失灵的状态,尤其在历经太阳高温照射后,系统稳定性不行,我们将继续对此优化改进。”

赵全复专门在这个问题上,对新发明进行了来龙去脉解释,他对研究院有这样杰出的工程师感到骄傲,这些人是中华集团的未来。

把档位按下换到D档,电子换档技术让习惯了对机械变速器进行挂档操作的韩皓有些不习惯,他开始载着一大巴的人在试车场赛道上奔驰。

踩下油门,7寸屏幕上显示车辆在缓慢加速,很快“鲲鹏”大巴就达到了设计最高时速50公里/小时,耗时大概28秒。

自主改进的双电机驱动模式对大巴来说显得有些生疏,短时间加速能力有待提高,这是韩皓试车的第一个感受。

还有另外一个感觉就是非常安静,跟传统内燃机轰鸣声相比,电动大巴行驶时几乎没有声音,只有在不断加速时可以听到电机高速转动的响声,这让习惯倾听轰鸣声的韩皓不习惯掌握车速。

“设计航程是250公里,一次性充满电实际行程可以达到150公里,初步具备了城市使用通行能力。充电时间需要2个半小时才能全部充满电池,因此为了配合奥运会,我们把电池设计成可以拆卸的模块。

电动公交电量报警后,可以在充电站进行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预计6块电池更换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不影响班次的准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