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跨海大桥(第3/3页)

“身为企业家,如果能够为国分忧,又为地方谋发展,还顺带把钱挣了,那这样的项目可是不能错过的机遇。韩老弟可能略显保守,但依我看这样的好项目稳赚不赔,值得大力下注。今天投入一个亿,明天就能收回十个亿。跟着国家方针方向走,总不会错,我们华晨将举双手支持这个跨海大桥项目,愿意入股牵头投资!”

对金仰勇来说,这个跨海大桥项目可是金饽饽,单从国家大力支持,项目有良性收入保证,一旦包装上市可是非常受欢迎的题材。

在座人士都从过路费计算收益,金仰勇第一时间就是想把其打包证券化上市,直接套现更多利润。而且建设大桥的费用也能让股民分担,风险可以从自己身上转嫁给股民。

国内找个壳公司,然后把跨海大桥项目打包进去,就能实现他的谋划。如果国内麻烦,那就到境外上市,香港就是不错的地方。

当初能让金杯汽车成为第一家登陆境外股市的中国内地企业,金仰勇就嗅出了资本运营的妙处。

跨海大桥,国家重点支持,每年保守收入20亿,30年的经营权,这些都是股市上的爆点题材。

韩皓当然想不到金仰勇是想把跨海大桥运用金融手段证券化,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现实考虑问题。

为何金仰勇能被成为金融大亨,就因为他大脑敢想他人所不敢想,并且有付之于实施的行动力。

证券化的庞大计划,金仰勇当然不会当着如此多人的面当众公布,他想独吞或者拿大头来主导整个项目进行。

“投资当然有风险,但投资可以规避高风险项目,选择稳健回报的项目进行。跨海大桥国家明确由浙海省地方政府主导,如果要想投资其中的话,得经过当地政府同意。总之,我今天把话带给大家,到底如何选择,就由你们自行决定吧。”

经书伦圆满完成两大任务,终于可以放松下来。

会后,有意投资的人围着金仰勇,想倾听他的详细计划如何。看上去不少人都对这个好处“投资一次,回报30年”大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金仰勇终于在现场找到了久违成为众人中心的感觉,现在华晨虽然规模庞大,但到底有多少属于自己还是未知数。就因为身家问题,在跟韩皓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人们纷纷巴结韩皓,而忘记自己也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亨加金融大亨。

如果20亿的报价不能够让省里满意,金仰勇决定提高10%出价,就为了趁MBO东风尽快把自己的资产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