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浦东地产(第2/3页)

其中就有人反对说:“上海的区位环境确实好,但上海市政府的优惠给的太少,仅仅在浦东批一块地就算完了。那是浦东的地,又不是浦西的地,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用。而且,上海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不光有加气站,而且有液化气管道,等于是最成熟的地方,都已经没有了。我觉得,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不如到其他省份去圈地,首先占住那些好占的地方,再回过头来竞争上海也不迟。”

大华燃气的高层,在苏城面前纷纷发言,且意见较为统一,等大家都说完了,才眼巴巴的望着苏城,等他一锤定音。

如果以正常的商业思维来考虑,粗放时期的管道发展,确实应该圈占第一,竞争第二。

但是,了解后世的苏城,又怎么会觉得浦东的土地“鸟不拉屎”呢?

他装作认真考虑了一番,轻声道:“上海市没有给出很好的优惠条件,我们可以继续谈。在此之前,土地先要下来,嗯,由我个人或者大华实业出钱,建一组办公楼,大华燃气公司、大华实业,还有几个公司的联络部门,都能用,也免得再租用办公场所。”

苏城私人出钱,或者大华燃气公司出钱,归根结底都是苏城自己出钱,所不同的是,大华实业是集团的控股公司,而大华燃气公司作为下游服务性公司,未来极有可能上市,到时候再分割土地就比较麻烦了。

有一名经理即是上海人,很不解的道:“俗话说的好,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办公地点设在浦东,不方便的很。”

“很快就会方便了,如果公共交通不方便,就由公司购车使用。”在这一点上,苏城没有争辩的意思,命令道:“我准备去一趟上海,你们去联系一下那个招商办的负责人。管道铺设可以继续选在别的城市。”

消息传出,不等他动,招商局的米处长就找到大华实业,送上机票若干张。

对普通的私企来说,买机票确实是个麻烦事,除了昂贵的价格之外,还必须开具介绍信。米处长考虑的如此周全,又一次送上价值上万的机票,简直让人不去都不好意思。

苏城也不矫情,不仅自己,还邀请了舒兰一起去。

两人开开心心的穿上漂亮衣服,像是旅游似的坐上飞机,身后10米外才是拖着箱子的小杨主任。

米处长知情识趣,只简单的介绍了浦东情况,就呆在位置上与小杨主任聊天,绝不去干扰苏城和舒兰聊天说话。

一路上和谐舒适,确实让苏城心情大好。米处长也通过杨明了解了不少的情况。

抵达虹桥机场后,又有招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接待。

上海的三角债问题相对轻松,因此,浦东开发区的招商工作就成了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招商局不光在全国布点,甚至直接派人到国外去招揽企业。所有的市级领导干部,也都被分配了招待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的奔波于饭桌酒席。

接待苏城的是葛副市长,一位年龄并不大的硕士留学生,只用了十年不到,就坐火箭似的蹿升到了现在的位置。

他的性格爽利,见苏城对土地有兴趣,不顾大家仍在吃饭,一挥手就让人拿浦东地图过来,然后挪开自己面前的碗筷,递给苏城一支笔,道:“喜欢哪个地方,随便画,35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着呢。”

苏城一眼就盯住陆家嘴了。

葛副市长察言观色,乐道:“蓝色的是已经批出去的。”

苏城不介意的“哦”了一声,捡出陆家嘴剩下的几十亩土地,然后搓搓手,沿着黄浦江,幸福的画出一个长长的条状区域,少说有几千亩之多。

葛副市长不以为意,这才几平方公里啊,几个月前还是纯粹的农田呢,哪有一家大华实业值钱。

他好奇的问:“大华准备建什么?”

苏城乐的后槽牙都暴露在空气中了,说:“花园式办公群,写字楼什么的。远看像森林公园,近看又是现代化的设备。对了,我给自己建个河景别墅可以吧?”

“当然没问题,欢迎苏董在上海常居住,这两个区域的地块,我给你做成70年产权。”葛副市长随口开出好处。

苏城投桃报李,呵了一口气,道:“那我再划一片工业用地,大华实验室还在济南动力机厂的厂区里窝着呢。”

论专利技术的出产数量,大华实验室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仅比重量级的央企弱些,但它研究的内容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也是浦东最理想的吸引对象。

葛副市长的后槽牙也笑出来了,说:“如果大华实验室搬迁过来的话,我保证给全政策。转让金比国务院‘22条’四款规定低一半,免缴土地使用费五年,五年后再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