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集团危机(第2/3页)

当然这也没法完全怪欧阳琛。

因为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点,星空科技在盈利这一块从来都没什么问题。但毕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企业,在加上这些年星空科技发展的太快了,根本来不及沉淀下足够人才储备的底蕴。

别的公司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不管是微软、还是苹果,又或者三星,起码都有数十年的积累,而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人家早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但星空科技不行,所以只能从外招收一些有经验的人才。

尤其是在星空科技某些技术不能再走技术输出的路线之后,公司本身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个井喷期,那段时间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普及虚拟美食系统,人事部门不得不放低了准入门槛。从一个一千人左右的企业,在极短时间内突然发展成为一个有近两万人的臃肿企业,出现一些问题的确在所难免。即便是欧阳琛也难以面面俱到。

说一千道一万,主要还是星空科技发展太快了。快到各方面建设根本跟不上来,即便是顶层人士在给力,对公司的规划设计的再好,也很难保证中下层不出任何纰漏。

不过在王世子看来,这个时候爆发出这些问题其实是件好事儿。

即便星空科技不会突然爆发出这么多问题,王世子也打算将旗下的研发中心重新改组了。

之前只有一个星空大别山研发中心的时候,王世子还能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现在多出了个普特利岛基础研究中心,即便是王世子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了。毕竟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普特利岛上,人也经常在岛上呆着,对于大别山研发中心难免照顾的不那么完美。

这或者也正是星空科技这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全新技术跟产品发布的原因。毕竟整个普特利岛上的研发中心主要是对基础物理进行研究,研究出的课题都是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服务的;而内陆的大别山研发中心的项目才是符合全世界现阶段科技发展规律,能够在近期出的技术或者产品及其他服务的。

当王世子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普特利岛上,结果大别山这边便一直没能出成绩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实际上随着整个中心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大,王世子本该插手越来越少,华夏顶研地下那个秘密机房一直在为大别山研发中西能提供着超算支持,在加上星空科技在世界遍地租用的超算中心,跟IDC中心,在加上王世子之前的努力,已经给整个大别山研发基地梳理出了极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但让人遗憾的是,当王世子将精力暂时转移的时候,整个大别山研发中心表现的实在并不尽如人意。

说句实话,虽然普特利岛基础研发中心成立之后,从大别山研发中心抽了许多技术骨干,但都是有针对性的选择,对于整个内陆这一块的技术研发其实没有太多影响,而且这些年研发中心的人才储备是王世子最为重视的,可以说全华夏最顶尖的技术人才起码有一半都被他收归囊中,许多美国硅谷人才、以及欧洲科技公司的人才也被挖了不少。

这也直接导致整个大别山研发中心人员有些臃肿了,去年便已经超过了两万人,但是相应的研发能力却没有显著提高,甚至似乎是受现在星空集团产生的辉煌成就所影响,整个中心不少中层管理已经产生了惰性,完全没有曾经那种斗志昂扬的状态,甚至可以用人浮于事来形容,王世子甚至能明显感觉到他想调度各种资源都没有以前那样如臂指使了。

这绝对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已经让王世子产生了警惕。即便没有这次星空科技各种违规事件的集中爆发,王世子也打算要花大力气整顿自己垂直管理的研发中心了,而外部这些压力更是促进了他下定决心,对整个集团进行一次改组,各部门高管也要动一动了。

比如现在负责大别山研发中心管理工作的唐燕秋,王世子便打算让这位有着“华夏芯片之父”美誉的专家换个岗位。到不是这位老教授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王世子终于发现,让这些研究型人才转型到管理岗位的确是他异想天开了。

唐燕秋在科研方面的态度那是没话说,人格魅力也很强大,否则带领的团队也不会这么支持他,许多人甚至愿意背井离乡跟着他到京城打拼,在大唐世子功成名就之后,又在王世子卖掉大唐世子后,还愿意到鄂省深山里继续做研究。

但是具体到管理工作上,唐燕秋就显得有些老好人了,对于那些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老人特别照顾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研发中心人员越来越多,他所掌握的权力用在资源分配这一块就有很大的问题,经常一些新加入的科技团队项目得不到很好的扶持,一些在王世子看来已经算是鸡肋的研究方向,却花大力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