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单骑(第3/3页)

杨琏用手摩挲着封皮,道:“我有三套毛选,都是不同时期单位发的或是自己买的。为什么能从弱小到解放全国,胜利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这一套书是指引胜利的法宝,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第一部第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二篇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你如果学过共运,知道二十一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为什么远来的和尚不如本地和尚会念,关键是在于能否了解国家实情。”

王桥端正了身体,听杨琏细谈。

“你既然走上从政的道路,了解国情是最基本功夫。现在大学里有些教授开口闭口是美国、欧洲,对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似乎了如指掌,唯独不了解生他养他的故土。”杨琏长吸一口气,道:“王桥来自红星厂,与乡村委近。但是你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乡村,我建议你趁着暑假期间,独自远行,增长见识,这叫做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也是父亲王永德最喜欢的两句话,也是按照这个方式在培养王桥。王永德和杨琏经历不一样,可是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在精神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每个年代都有着特定的优秀品质,在很多以前,正是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等精神号召下涌现出一大批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

王桥笑道:“杨叔,这一次我原本计划在静州小住,然后再将静州几个县跑遍,算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我决定要扩大范围,走出山南,将铁州、沙州、茂云几个地方全部跑完。”

杨琏没有想到王桥说干要干,反而担心其人身安全,如果王桥听了自己的话骑摩托车四处跑,出了车祸,自己罪孽深重,他于是委婉地道:“将这几个地方跑完,实际上跑了半个省,骑行时间太久,油费也贵,你最好还是先回家,休整完毕后再考虑考察方式,不一定非要选择摩托车。”

王桥豪爽地笑道:“杨叔放心,我会控制车速。这辆摩托车省油,生活用馒头和面条解决,花不了多少钱,安全也有保障。”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杨琏只能暗自叹息自己的勇气随着青春流逝几乎消失殆尽。

夜间,王桥熟睡以后。杨琏独自来到厨房,切了点肉末,将坛子里取出的泡豇豆细细切碎,炒了一罐子油浸浸的肉末豇豆。最后一次炒肉末豇豆的记忆非常遥远,那是大儿子第一次外出住校,临行前很少下厨的他亲自为儿子炒了满满一玻璃罐肉末豇豆。此时,在这瓶散发着浓香的肉末豇豆前,他的心一下变得无所依托,对妻儿的思念如汹涌大海一般涌进身体。

两天后,王桥骑着摩托车准备离开静州。出门前,杨琏递过来两百元钱。

王桥毫不犹豫接过了铁罐子装着的肉末豇豆,看到两百元钱时,稍有犹豫,还是接了过来,道:“谢谢杨叔。”

杨琏道:“注意安全,时间不宜太久了,早些回家。”

年轻人和老年人有着明显区别,年轻人敏于行,有冲动和干劲将想法变成现实。老年人经验丰富,可是身体能力急剧下降,加上家庭拖累,他们往往有着深刻的想法却难于应用于实践。杨琏望着离尘而去的王桥,再次感慨起流逝以后便不能追回的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