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3/7页)

永安乡三通资金到位后,乔不群又打通袁明清电话,给了他一个交代。才放话筒,陶世杰跑过来,说这趟新马泰和港澳粤之行,算是走了出去,专门弄了个专题考察报告,拿来请乔不群斧正,争取尽快向常委汇报一次,好采取下步行动。报告很精彩,将考察团如何联系外商,交流感情,宣传推介桃林,写得详详细细,却对新马泰观光旅游只字未提。还附上一大串外商名单,建议适当时候以市委政府名义,把部分外商请进来,直接感受桃林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乔不群没什么要斧正的,拿着考察报告去给栾喜民过目。栾喜民又跟甫迪声通气,让陶世杰到常委会上做了一次详细汇报。常委们一致同意,将实力雄厚又有投资意向的外商请到桃林来,考察项目,洽谈投资,共创桃林辉煌。

要将人家请进来,最好策划个像样的活动,弄出点动静。栾喜民提出,现在全国各地为扩大地方知名度,喜欢打文化牌,你搞旅游文化节,我搞山歌文化节,他搞风筝文化节,甚至还有杨梅文化节荔枝文化节寿星文化节姑娘文化节之类。咱们桃林正在实施文化立市工程,也可以搞个什么文化节,请大牌演员献艺,邀媒体记者造势,外商也许更乐意到桃林来。有人提出异议,搞这样的活动,花钱在其次,组织起来不容易。尤其有些名气的演员,漫天要价,上了台还不见得卖力气。最后只得由甫迪声表态,他认为搞文化节的事可以考虑,至于到底搞不搞,要搞又怎么搞,还是先让文化部门拿个基本方案出来,看看再说。

栾喜民于是让乔不群找来文化局舒局长,要他们按常委会议意见,拿个文化节方案。舒局长说:“方案容易拿,实施起来却有点麻烦。”栾喜民说:“有什么可麻烦的?”舒局长说:“这种对外的文化节,不像自己关起门来搞文艺活动那么简单,只要把市里几家剧团的演员赶到台上,便可热闹半天。搞个像样的文化节,从正常的吃喝拉撒,到活动场地安排,再到交通管理和安全措施,都得系统考虑,出不得半点差错。外面的演员也不好请,请得来的没什么名气,有名气的请不来,也不一定出得了效果。”

说得栾喜民来了气,说:“系统考虑是市委市政府的事,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我搞不懂你们文化部门,平时老说政府不重视文化事业,文化没有地位。现在要你们搞活动,你们又觉得这也不行,那也麻烦,困难有天大,你要政府怎么重视文化事业,提高文化地位?”舒局长说:“不是我怕困难,是这么大的动作,牵涉面广,搞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我把话说在前头,领导们心里可得有数。”

栾喜民还想教育舒局长,乔不群解围道:“领导们早就心中有数了,舒局长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回去弄个初步方案,至于下步怎么搞,再具体研究。”

舒局长这才点头答应着,出了栾喜民的办公室。乔不群见栾喜民没别的事,也回了秘书长室。刚坐到沙发上,盛少山走进来,笑嘻嘻道:“我见乔秘岳母开的店子了,货物还挺丰富的。前几天外地来了一拨客人,需要打发些烟酒,我就是在那里拿的。”这显然是想讨好乔不群。其实这种事不宜拿到办公室来说,这盛少山真有些不通味。本来岳母的店子开得偏僻,也不知怎么被他知道了。八成是史宇寒有意透露给他的。政府后勤由盛少山分管,平时采购量不小,是个大买家。乔不群不好追究,只淡然道:“岳母店子是她自己开的,跟我们并没什么关系。不过你能照顾她老人家生意,我非常感谢。”

盛少山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闭紧嘴皮,退出门去。还趁走廊里没人,在嘴巴上掴了一掌。下班回到家里,说起此事,老婆孔艳平也说他:“你是多话,这事你不吱声,史宇寒也会说给乔不群听的。”盛少山说:“我也是感激乔不群,在我的事上起过作用,有心回报他。”孔艳平说:“要回报人家,多用行动,少用语言。你都奔五十的人了,这道理还不懂?”说到年龄,盛少山说:“其实我都这个岁数了,能有个副局干干已不错了,难得再有进步的机会,完全用不着去讨好谁。”孔艳平说:“你也太没出息了。说你奔五十,并不是已过五十,还可奔上几天嘛。既然进入副局一级,完全可继续努力一把,更上一层楼。若五十二三解决正局,好好运作运作,这辈子达到副市级不是没有一点可能,到时市委政府没你的份,人大政协还是有希望的。”盛少山笑道:“你的想象太丰富了,没有硬靠山,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哪可能成为现实?”孔艳平说:“没有靠山,不可以去找?谁的靠山不是找来的,难道是靠山自己送上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