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纸王冠(第2/3页)

索尔兹伯里伯爵父子被约克公爵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坚定赞同约克的朝政改革主张,但还没想过拥戴他为王,更令他们生气的是约克未提前与父子俩协商。沃里克拜访姑父约克的住所,愤怒地质疑他为何有如此费解的言行,斥责他走得太远,约克没有作声,其次子拉特兰伯爵接过话头说:“阁下,这是非常公平的要求,是我们家族的正当权利”,沃里克更加怒气难平。马奇伯爵知道不能开罪这位势力强大的表哥,走过来好言劝慰才把僵局暂时化解。

10月16日,威斯敏斯特宫进行王位问题大讨论,约克公爵通过法律手段,提交自己的血统证据,以证明诉求王位的合法性。亨利六世坚称自己的王位来源于亨利三世,合法性不成问题;领主们态度含糊,既不愿明确支持约克的主张,又不想公开得罪约克,他们把烫手山芋甩给王家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声称这是国王与约克之间的王族家事,对此事的裁决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皮球又被踢回议会。

约克公爵曾在圣保罗大教堂当众向国王宣誓效忠,人们非常重视带有宗教色彩的誓言,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约克辩称领主们对亨利六世的宣誓是无效的和不真实的,因为他是非法国王,上帝的法律应优先于其他法律,其实这也是诡辩。利用与科平主教的友谊,约克从教宗那里申请到对之前誓言的解除令。

领主们经过反复讨论和思想挣扎,最终于10月24日出台《谅解法案》,规定:亨利六世有生之年继续享有王位,但剥夺其儿子的继承权,国王逝世后,由约克公爵及其合法继承人登基为王;约克作为储君获得威尔士亲王、康沃尔公爵、切斯特伯爵爵衔。

约克起初对法案提出抗议,认为这是领主们存心阻挠他登基,很明显的事实是,他比亨利六世年长10岁,按照中世纪的人均寿命,他极有可能死在国王之前。鉴于贵族中支持者太少,在沃里克劝说之下他被迫接受折中方案,当然沃里克也对亨利六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腕,说服国王向现实妥协。

与此同时“邪恶议会”针对约克党的财产和爵位剥夺法案被全部推翻,约克公爵第三次出任护国公,所有出席议会的大教士和贵族把他作为王位继承人,对其宣誓效忠,以后约克将以亨利六世的名义行政,实质上统治英格兰。

王位问题大讨论成为玫瑰战争的里程碑事件,《谅解法案》是现实力量博弈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削弱了君权的合法性观念,激发起大贵族的野心。从现在开始,玫瑰战争不再是纯粹的党派权力之争,正式演变成王座争夺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接下来的战争也不同于过往的贵族战争——以抓捕俘虏获取赎金为主旨,而以歼灭对方贵族为目的,一场贵族间的屠戮游戏即将展开。

亨利六世毫无抗拒地接受了《谅解法案》,令人费解,他如何思索不得而知,有人猜测他想等待北方的王后来解救自己,有人认为他认同对自己祖父夺取王位的惩罚。总之,一个已有精神病史的软弱国王,现在落入他人之手,又能有什么选择。

王后绝不像国王那么软弱,儿子继承权遭削夺把她的母性战斗欲刺激到歇斯底里的狂怒状态,为了儿子的权利她将决一死战。王后加快筹备军队的步伐,兰开斯特领主们响应召集令带兵到庞蒂弗拉克特城堡会合,11月份已有2万兵力集结完毕,萨默塞特担任总指挥,准备从约克郡向南推进,彭布罗克伯爵则奉令从威尔士发起反攻。王后批准兰开斯特军沿途洗劫约克和索尔兹伯里两家的庄园和佃户,采用“以战养战”的策略解决经费问题。

约克公爵安排沃里克和诺福克公爵镇守伦敦,委任马奇伯爵前往邻近威尔士的鲁德洛监控彭布罗克伯爵。伦敦市雪中送炭,批准一笔500马克的贷款给公爵作为军费。部署停当后,12月9日,约克与索尔兹伯里伯爵率领5000余人从伦敦启程北上,首都街道上挤满欢送人群。12月21日约克抵达北方的据点桑德尔城堡,离韦克斯菲尔德有3公里,约克军沿途获得支援,兵力增至7000余人。约克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大大低估了王后的能量。

王后向全国发表抗议声明,要求贵族和城镇起兵勤王,她的声明在南部地区未激起反响,但兰开斯特大贵族积极响应,他们很多人未出席约克党召集的议会,对王位继承权未经多数贵族同意草率转移感到怨愤。王后麾下大贵族云集,萨默塞特公爵、埃克塞特公爵、德文伯爵、诺森伯兰伯爵、克里福德男爵、罗斯男爵等皆在军中,另有一部分与彭布罗克伯爵在威尔士招兵买马。北上的约克军中,贵族仅有约克公爵、他的儿子拉特兰伯爵和盟友索尔兹伯里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