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2/3页)

武延基就凭借着对青园的掌控,成为洛阳城中无人敢小觑的存在。

许多人来洛阳办事,都走的武延基的门路,这礼物自然不会少了……武延基也知道,这次活命,多亏了李裹儿的求情,更感谢杨守文及时的大捷。所以,他隔三岔五就会派人过来,也算是表达了他对李裹儿的感谢。再说了,李仙蕙和李裹儿的关系,可极为亲密。前些日子西域送来了一批宝马,武延基就挑选了几匹送来。

而李裹儿呢,虽然武延基已是庶民,可仍旧会习惯性的称呼他为继魏王。

郑叔则喜出望外,再次向李裹儿道谢。

自有随从带他去青牛观选马,而郑叔则一走,李裹儿就变了脸色,从门廊上噌的跳下来,把手指放进口中,一声口哨,就见四只獒犬立刻来到她身后,离开桃花峪。

……

夜色,深沉。

一队车马来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军卒很快就打开了城门。

他们沿着御街疾驰,进入皇宫之后,转道直奔上阳宫。

李裹儿没有莽撞行事,她先打听到了武则天在观风殿批阅奏章,并未休息,才一路狂奔。

遣唐使的事情,她当然知道。

说实话,李裹儿也见过那遣唐使,好像叫什么真人,确是一表人才,文质彬彬的颇为儒雅。

不过,她却颇不喜欢。

但武则天非常喜欢!

事实上,大凡老太太,都会对小鲜肉比较欣赏。

更不要说那粟田真人确有几分才学……武则天能宠爱张易之兄弟,对这个来自异邦的粟田真人,自然也非常好奇。赐进徳冠,加紫袍,麟德殿内赐宴,可谓极尽恩宠。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那鸿胪寺对遣唐使极为重视。

“皇祖母,皇祖母!”

李裹儿一进提象门,才靠近观风殿,就大声呼喊起来。

空荡的观风殿外,冷冷清清。

但她知道,在她走进观风殿之后,就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她……

内侍张大年匆匆走出大殿,迎上前来。

“道长,恁晚前来何事?”

“我要见皇祖母。”

说着,李裹儿便高举金牌。

张大年见状,不禁苦笑。

也不知道当初武则天是怎么想的,赐了一枚金牌给李裹儿,使得她出入宫禁,旁若无人。

“圣人正在批阅奏章,道长要见圣人,还请安静。”

“我知道,我一定安静。”

李裹儿跟着张大年走进了观风殿内,那大殿里灯火通明。

位于大殿正中央的一座雕花香炉里,腾起袅袅青烟,弥漫着一股龙涎香的气味……

武则天正依在榻上,手捧表奏阅读。

而在丹陛下,上官婉儿也正在抄录着什么,估计是明日要朝议的事情。

“皇祖母,不要怪罪兕子哥哥。”

李裹儿一进门,就不管张大年刚才的叮嘱,大声喊叫起来。

张大年白眉蹙动,看着李裹儿颇感无奈。

他了解这位出家修行的公主是什么脾气,无法无天,却又天真烂漫。说她无法无天,她敢一把火烧了自家姐妹的家宅,敢冒着抗旨的罪名,陪杨守文一路跑去剑南道,还历经多次战事,绝对是无法无天的典范;说她天真烂漫,则是她有时候会把事情想得非常简单,甚至很幼稚。但也正是这简单和幼稚,甚得武则天所喜。

不过这一次……

张大年也很好奇,杨守文又惹祸了吗?

上官婉儿的手一抖,险些写错了字,抬起头来。

她和杨承烈之间的关系,对武则天而言已不是什么秘密。

这一次,杨承烈去了北庭,本来上官婉儿也想跟着。但武则天身边确实离不开她,就把她强行留下。

所以,上官婉儿对杨守文的事情,更是格外关心。

武则天蹙眉,坐直了身体。

她看着哭的梨花带雨的李裹儿,诧异道:“裹儿,发生了什么事,青之回来了吗?

朕到现在还未有他的消息,又怎会怪罪他?

他,惹了什么祸事?”

“皇祖母难道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哦,那没事了,裹儿告退。”

“站住!”

武则天厉声喝道:“裹儿,休得耍花招,说吧,那杨兕子又惹了什么祸事出来?”

李裹儿闻听,顿时露出了楚楚可怜的表情。

“皇祖母,兕子哥哥被人欺负了。”

“哈!”武则天笑了,一旁上官婉儿和张大年也笑了。

你家那位是什么脾气,你难道不知道?自他进了洛阳,只有他欺负人的份儿,却未曾听得,他被人欺负。不过,这也让武则天产生了好奇,笑着道:“那你说说看,他怎么被人欺负了?”

“皇祖母,裹儿先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生气。”

“朕免你无罪。”

“皇祖母,有这样一户人家,家境很好,也很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