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4页)

叶微雨惨然地想,若是自己不幸没了,爹爹定然痛苦万分,阿元还那么小,没个仔细的人看着也不知日后会如何,还有维玉,他最爱哭哭啼啼的,到时若苦的形象全无,怕是最后一点皇子风度也保不住。

赵宣令自然判断出自己逃生无能的结果,心里也不知怎么想的,她缓缓坐回原处,突然释然地笑了一下,而后道:“挺好的。”

不知是自说自话,还是对着叶微雨。

“自小我便被母亲教养得知书识礼,端庄贤淑,一生都要为家族而活。先时太子殿下不曾订亲,成为太子妃便是我的目标,所谓精通琴棋书画,不过是为了嫁入东宫的捷径。后来期望落空,母亲责备我无用,枉费她给我挣了这‘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眼见着到了适婚之龄,她又推着我去攀信王殿下的富贵,可信王殿下早就心有所属哪里就是我能强求的。”

“婚事不顺,母亲渐觉我不能为家族助力,于我便愈发懒怠对付,匆匆相看了今科进士,预备就此将我嫁了去。可结果…”

说着,她对着叶微雨凄然一笑,“结果如何,叶小娘子经昨夜的偶遇,心下定是有了结论…”

“如此就这样解脱,也挺好的。”

赵宣令看着是端庄自持地性子,叶微雨不料她会对自己剖心,还是说母亲的不是。

她一贯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更不会交浅言深,可见着赵宣令脸上虽是释然却分明是绝望的神色,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劝慰几句。

“你与翰林夫人若有意见向左之处,最好是坦然提出与之剖白谈心,让她了解你真实的想法才是。”

“母亲的性子…”赵宣令苦笑摇头道,未尽之言已表达得淋漓尽致。

她忽而对叶微雨笑道:“听闻叶侍郎平日里最是洒脱不羁,不慕富贵,我真羡慕你。”

叶微雨未接她的话说下去,而是道:“人活一世,还是需要明白自身真实想要做的事方才舒心恣意。”

晨光愈发明亮,天际也亮出了鱼白肚。

就在叶微雨和赵宣令暗自祈祷着能平安度过些时日,才有更大生还的可能时,她二人猛然听到洞外有活物走动的声音,先是隐隐约约不甚清晰,而后由远及近,响动愈来愈大,可以辩出不止一个。

她俩对视一眼,分别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恐。

莫不是林中的野兽嗅到人类的气息?

叶微雨沉下一口气,只听有人道:“大家四处都搜仔细了,休要放过一尺一寸之地!”

“找我们的人?”赵宣令无声问道。

眼下敌友不明,叶微雨示意她屏息凝神莫要出声。

她们在地下,是以对踩在泥地上的脚步声听得分明,有人越走越近,两人紧靠着泥壁,不欲被人发现。

那人在上头扒拉两下枯叶,转而向后大喊,“头儿,这里有一处大洞!”

卫旻听得属下呼喊,几个大步便从原处跑了过来,他为着急靠近,而是挥退众人,“退后。”

这洞口未做刻意地遮掩,卫旻半蹲着,谨慎探身往里,“叶姑娘,赵姑娘,你们在吗?”

赵宣令听得这声音有些许熟悉,一时没回想起来,待仔细一琢磨,她忽而展颜对叶微雨无声道:“卫三公子的大兄。”

见叶微雨神色一松,赵宣令从阴影处现身,向上扬声道:“卫大公子,小女在此。”

“叶家妹妹也在。”

此刻,卫旻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浮现,“终于...”

桓晔得了消息,立时着人通知叶南海。

君臣二人一齐前往玉琼山深处,他们到时,叶微雨和赵宣令已得卫旻援手,从坑洞里爬了出来。

叶南海见女儿毫发无损,不禁热泪盈眶,颤声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叶微雨抿抿唇,走近父亲,自责道:“让爹爹担心了。”

便是想过家人不会前来,可当真未见赵家一人现身,赵宣令的心里还是有些凄然,加之许久不曾直面太子,眼下也有几分不自在,于是她垂首无声退到一旁不打扰叶家父女说话。

桓晔见两个姑娘都安然,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桓允那自是不必说,若叶微雨当真出了甚差池,只怕他这个执拗又傻的弟弟只怕能立马抹了脖子跟着去了。

再就是赵家,虽然没明着求到桓晔这里,可私下也是花了大力气在找人的。赵崔严为人如何不说,可其父却是先皇朝的肱股之臣,于桓氏有大恩情在,便是对方为着女儿名声不曾大肆宣扬,可作为储君,也是有必要助人一臂之力的。

桓晔转眼见赵宣令孤零零的站着,便道:“孤已使人前去翰林府知会令尊令堂,赵姑娘稍安。”

赵宣令毕竟玲珑心思,她又怎会不知父母亲的打算,定是见自己无故失踪,却不好走漏风声以免坏了翰林府名声,故而只偷偷寻找不曾求助旁人,因而才未与太子殿下一同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