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河山表里更分明 明清之际的风起云涌(第4/36页)

此时,吴三桂已在关内沿石河一线布防,做好了作战准备。

就在同日,满清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第二封催促信,为防大顺军抢先占领山海关,立即下令兼程前进。清军以一天二百里的速度急行军,途中,与已投降李自成的唐通军相遇,唐军被歼灭,唐通逃脱,后降清。

四月二十一日晚,清军到达山海关关城十里处。这时,大顺军与吴三桂军正在激烈鏖战之中。多尔衮没有立即下令投入战斗,而是坐观其变。

再回到四月二十一日上午辰时(约为八点),山海关战役于此时开始。李自成恼恨吴三桂首鼠两端,决心全歼关辽兵,不留后患,是以全力以赴,不但派大军包围了吴三桂军,还派兵截其后路,防其逃出关外。而吴三桂军也下决心与大顺军死战到底。

双方激战一昼夜,到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军损失惨重,已有不支之势。

而多尔衮率大军进至离关城仅二里处,却依然不发兵援助吴三桂,只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

到了此时此刻,面对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强敌李自成,以及关外按兵不动的多尔衮,吴三桂的处境和思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知道他已经无法掌控局势,除了投降满清,再无其他自保之路。于是,最初延请清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吴三桂也由此被后人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开关延敌的民族叛徒。

十万火急下,吴三桂亲自带领部分兵马和当地乡绅冲出关门求见多尔衮,请求清军立即参战。形势逼迫下,吴三桂同意在平定李自成后,整个中国都将属于多尔衮之“贵国”,并杀白马黑牛立誓,且按满族习俗当场剃发,等于接受了多尔衮的招降。多尔衮则许诺将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折箭誓为婚姻”。

双方达成协议后,多尔衮遂下令清军入关。当时大风扬尘,风沙猛烈,能见度极低,兼之大顺军与吴三桂军激战一昼夜,进攻稍见松懈,清军得以从容布阵,随即呼啸出击。大顺军见强敌忽现,虽拼死抵抗,但远远不是以逸待劳的清军的对手,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督战的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下令撤退。

风沙利于清军布阵,也给了大顺军撤退的良机,直到风沙减弱之后,清军才知道敌军已被击溃。

机遇就像阳光,它会公平地照在每一个人身上。捕捉机遇,就是捕捉历史。命运多次青睐了李自成,然因为他在山海关丧失了机遇,最终与历史擦肩而过。

如果李自成早一两天抵达山海关,那一战便不是那个结局。他对整个局势缺乏大局观,不但对吴三桂判断失误,亦从未料到满清会迅疾介入。仅从这一件事上,就知道在群雄并起的动荡时刻,李自成坐不了天下。

而山海关之战不仅扭转了李自成个人的命运,亦号称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战。

当时吴三桂军约为五万,李自成所率大顺军大约十万,多尔衮部在七万左右。三支军队中,清军战斗力最强,将士及马匹均披甲胄,异常坚硬,百步之外箭矢无法洞穿,号称“铁骑”。吴三桂军则是明军精锐,与满清对抗多年,亦是骁勇善战之辈。大顺军大多是新加入的农民,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素质远远不及二者。但大顺军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虎狼师”,平时杀俘虏以其血饮马。马饮惯了血,对水不屑一顾。打仗前一日,往往不饮马,让马特别饥渴。上了战场后,战马一旦闻到血腥味,奔腾嘶鸣,眼睛发红,简直像狮子一样。大顺军将士骑这种马冲锋陷阵,往往攻无不克。

在这种形势下,介于顺、清之间的吴三桂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则大顺军兵力约为来犯清兵一倍,且能仗着山海关要隘御敌于关外;如果吴三桂叛投满清,双方优劣对比和局势就完全颠倒过来,清、吴联军在兵力数量上也占了优势。也就是说,风云际会中,满清和大顺军隔关对峙,吴三桂意外成为直接影响中国局势发展的关键人物,对于明朝灭亡后究竟是由大顺还是满清朝廷统治天下关系重大。

最终的结果是,吴三桂投向了满清,就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大顺军后来的命运几乎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而满清则在入主中原上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

而这一切的起因,竟是那个名叫陈圆圆的女子[11] 。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对时局的巨大影响力,还将持续到康熙一朝。

李自成吃了败仗后,退兵途中便将吴襄处斩。等回到北京,又杀了吴三桂家眷三十四口,只留了陈圆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