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案 裸男陈尸圆明园 飞贼失擒紫禁城(第2/7页)

天擦黑时,他想往外走,迷路了,蹲墙头上琢磨半天也没找着方向。“有个人喊——上闩,打钱粮,灯火小心!然后,很多人都喊,跟唱戏一样!”

我说,那是宫门要关了,你不出来就得关在里头。乔四也不接话,扒拉几口肉,接着讲,“我沿着墙头就跑,一个什么大殿上,忽然一大群老鸹[2],黑压压一片,呱呱叫,吓死我了!”

我拿起筷子敲了他一下,说:“你丫说书呢,到底咋回事?”

乔四放下筷子,说:“我遇上了另一个飞贼。”

乔四在宫墙上蹲着的时候,一个黑衣人爬了上来,背着个大包。乔四问他,那人也不答话,劈头一掌拍过来,乔四一躲,摔下墙头,惊动了巡逻的。没跑几步,乔四就进了死胡同,被巡逻的摁住了,那人却溜掉了。

我笑他,还有比你溜得快的?

乔四一咧嘴,说自己只是不熟路,“那小子一拐弯就不见了,不是厉害,是认路。”

我问他,看清那人长什么样没?乔四扯起脑后的辫子,说:“也留辫子,脑门倍儿亮,小眼睛,我可记住他了!”

我点了根飞马烟,又给他叫了碗苏造肉,琢磨着这事。这几年,不少没落旗人从皇宫里往外倒腾珠宝古董。或许,乔四是碰上从前在宫里待过的侍卫了。

我带乔四回到西四,介绍他和小宝认识。正坐院里喝茶,门口进来个巡警。乔四站起来就往屋里躲,说:“完了,又来抓我了!”

我迎出去,是西郊警署的巡警。那巡警拿了张口供,说圆明园里死的那人查出来了,姓刘,住安定门内方砖厂胡同,要我一起去趟刘家,做个见证人。我叫了几辆车,和乔四、小宝一起跟巡警出了门。

刘家挺气派,平民家庭,却住了个大院,院里收拾得很干净,还有个小花圃。我们进了堂屋,出来个女的,三十多岁,是刘家的媳妇。我把当时的情况一一讲给她,她也不言语。

巡警说:“我们都查过了,你那男人,不只有一个姘头。”

女人也不反驳,垂头掉眼泪。我问巡警什么情况,巡警说,姓刘的经常不回家,住妓院,住烟馆,不是个安生人,“八成是窑子里惹上事儿了,看死的那模样,不是仇人能那么狠?”

女人听了,抬头说:“要说仇人,也不只窑子里的。”她指了指堂屋桌子中央供着的一幅画像,说:“老头子也有仇人。”

那幅画像画的是个干瘪的白胡子老头,留着前清的辫子头,光着脑门,眼窝深陷,眼神幽幽的。这老头是女人的公公,几年前失踪了,家里不知他死活,就当死人供起来。女人说,公公是前清的太监包办[3],专给人净身,往宫里送太监,是把出了名的快刀,医术高明,过手的阉人很少死掉,人称一刀刘。

光绪年间,在北京城专门干这个营生的,只有两家,一个是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家,另一个就是刘家。民国后,活儿少了,一刀刘就串通太监,往民间倒卖宫里的古董。两年前,宫里严查偷盗案,一刀刘被太监供出来,卷铺盖跑了,说是去直隶躲一阵,一走再没回来。他已经七十多岁,家里就当他死了。

巡警来了劲儿,追问偷来的宝贝哪去了。女人摇头,说只见老头往家拿钱,从没见过什么宝贝。

走前,我问巡警,姓刘的都常在哪些妓院逛,他给了我个茶室(二等妓院)名字,坐车回警署了。

我和小宝到了家,进屋就闻到一阵熟悉的香味儿。戴戴坐在屋里,穿了一身学生装,没等我问,她递给我一个小瓶,说:“林文烟[4]牌儿的,和我用的一样。”

她已经知道了废园的案子,要我带她查案,“查女人的事,我最擅长。”

我递给她一支飞马烟,说:“先盖盖你这香味儿,头晕。”她没接,掏出自己的哈德门点上。

我把巡警说的茶室名字告诉戴戴,她哈哈笑,说:“这姓刘的挺会玩儿,这是个洋窑子[5],在崇文门。”

小宝不愿去妓院,我换上西装,和戴戴去了崇文门。

民初,北京有不少外国妓女,日本、俄国、朝鲜的居多。图为《益世报》上刊登的西妓弹词绘画,展现了当时洋妓院的场景

进了茶室,跑厅的伙计上下打量戴戴,没见过女孩逛窑子。戴戴从我口袋掏了几个钱,丢给伙计,伙计哈下腰,就带我们进了花厅。在花厅坐下,邻桌有俩大个子俄国姑娘在陪客,花厅的戏台上还有个俄国姑娘在唱弹词。

我又给了戴戴俩大洋,让她找龟奴打听事。一个穿旗袍的金发姑娘走过来,在我身边坐下,龟奴端上一个果盘,给我倒茶点烟,北京话说得很流利。右手边的桌上,坐着个穿长袍的男人,抹着油头,正吧唧着嘴嗑瓜子,跟一个梳着旗人发髻的俄国姑娘聊天。我向金发姑娘打听,那姑娘怎么打扮得跟皇宫的格格一样。金发问:“大爷也喜欢?我也可以换了妆去。”说着就要起身。我赶紧叫住她,说只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