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4/7页)

家长会的这个片段,礼子也很难忘怀。要看看冈野如何回答了。礼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探出身子。

冈野毫不惊慌。

“所谓‘已找到寄信人’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刚才提到的死于交通事故的女生也和举报信毫无关联。请允许我明确这一点,为了保护那位不幸死亡的学生的名誉。”

他用坚毅的目光扫视会场一周。

“我们希望在此终止这类不实传言,这正是召开记者会的目的。还请大家予以理解。”

那名咄咄逼人的男记者瞟了一眼身边的同行,悄然退下了。最初举手提问的记者接了他的班。

“今后会怎样呢?还会继续调查寄信人吗?”

“由于没有任何线索,继续调查已经毫无意义了。”

“就准备不了了之了吗?”

“既然判明信件内容毫无事实根据,就没必要继续追究了。无论面对本校学生还是他们的家长,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行。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哦……”那名记者点了点头。

女记者又开口了:“说起刚才那名女生死于交通事故,难道没有可疑之处吗?”

“您所说的可疑之处是指……”

“有人怀疑她是自杀的……”

“从城东警察署负责查证此次事故的人员那里了解到的事实,是该女生飞奔到行驶中的汽车前。自杀的说法也因此而生,可根据当时的状况,不能断言她是故意跑过去的。或许只是不小心。”

“会不会是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呢?那名女生或许因此受了很大的刺激。”

“这完全有可能,应该就是这样。”冈野急不可待地说,“毕竟是处于敏感期的女生。刚才也提到过,初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极易产生情绪波动。死去的女生又相当多愁善感。我听说,在柏木自杀那会儿,她就非常伤心。同班同学的惨死本就是一件十分痛心的事件,怎料电视媒体还夸大其词,将自己的学校贬为犯罪的巢穴。对此她怎会无动于衷?我们从她的父母处了解到,死于交通事故之前,她的情绪十分低落。”

另一位记者举起了手:“森内老师在三个月停职处分结束后,还会复职吗?”

冈野的脸上现出微妙的沉痛表情:“我们和森内老师谈过很多次,遗憾的是,森内老师去意已决。就在今天,我们受理了她的辞职申请。”

“是主动辞职,不是被免职,对吧?”

“本校的处理只是停职反省,辞职完全出于森内老师本人的意愿,并非免职。”

教育杂志的女记者提问:“这次的风波,有可能给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吗?”

“您所谓的‘负面影响’是指……”

“例如,有传言说,多所私立高中名校将不接受城东三中的毕业生。”

“只是传言吧?不是那些学校相关者的发言吧?”

女记者怯生生地回答:“嗯,是的。”

代理校长冈野严肃地扫视在场的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诸位的正确报道,抹去目前的事态会影响本校毕业生升学的担忧——事实绝非如此。没有任何一所高中明确作出过不接受本校毕业生的表态。”

后排有记者举手提问:“是否会召开与今天的记者会类似的家长会?”

“我们会将今天的报告及问答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分发给家长。”

因为开家长会容易节外生枝。

“城东第三中学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出让学生们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记者会在代理校长冈野的宣言中结束了。

这就是处理的结果吗?

让津崎一个人背上所有的黑锅,森内惠美子也一走了之。反正无论如何悲愤,柏木卓也和浅井松子也不会复活。而其他学生有他们各自的未来,毕业生还面临升学考试,不能一直陷在事件的泥潭里。

传言不过七十五天(注:日本的一句谚语,有“风言不长久”之意。)。

唯有等待事态自然平息,流言消逝。在目前的状况下,冈野采取的方针并没有错。

可那个茂木悦男怎么了?可以想象他不现身的种种理由,无论好还是坏。可他总不会一声不吭地就此作罢吧?佐佐木礼子心头的阴霾无法驱散。

其实对城东三中的学生们来说,传言散尽根本用不上七十五天。

代理校长冈野召开那场记者会,在学生们眼里就是个仪式。而仪式起到的镇静效果竟超过了主办者的预期。即使真相仍不明晰,大家也没兴趣再去议论了。连藤野凉子也是如此。

作为传言焦点的大出俊次和井口充依然没来上学,也不见三宅树理的身影。学生们不知道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些人,也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