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勿忘三途苦(第3/16页)

“这是我嫁入傅家时的嫁妆,送你做见面礼,”老夫人看她不躲闪,心中安慰,和颜悦色道,“并非是聘礼,只是我这个老母亲送给未来儿媳的。”

“谢谢老夫人。”

她说完即刻懊悔,好似言语单薄了。

只是她从未学过如何做媳妇,如何同婆婆讲话。

老夫人没在意她的措辞。

傅侗文在一旁道:“母亲若只是想见她,我可以在明日带她去公馆。今日是七七,傅家长辈也都聚在徐园,不好耽搁。”

“是要去了,”老夫人慢慢地说,“沈小姐一道去吧,难得再有机会见到傅家团聚了。”

沈奚没作声,假装犹豫地看他。

既然傅侗文说她不宜去,那便有不好去的道理。但老夫人的话不管真假,起码说出来的意思是为她好,想要她在傅家公开场合露面,给她一个名分。

她没立场反驳,只好把话茬扔给他。

“还是不要带她的好,”傅侗文说,“终归没有嫁入傅家,名不正言不顺。”

老夫人摇头:“沈小姐在母亲的眼里,已经是有名分的了。”

母子两个相持不下。

傅侗文默了会儿,对沈奚冷漠吩咐说:“去换一身朴素的衣裳。跟着去就是,不要多话。”

沈奚知他故作了冷淡,没多话,上了楼。

客厅里剩下母子二人,反倒没了交流。

傅侗文沉默着,立身在窗前。

他料想了所有的突发状况,没想到母亲会出面,带沈奚去徐园。

父亲去世后,傅家家主自然就该是傅家大爷的。所以傅侗文清楚,大哥今晚一定会出现在徐园。今夜他安排了压轴大戏,等候大哥。

沈奚去或不去,都不会有影响。

但傅侗文总想要小心一些,能让她避开这种场面最好。可母亲太过坚持,理由又很充分,他若要一直争论,反而会显得心虚……

也只能让她去了。

“公馆里房间多,地方也宽敞,”老夫人打断他的思绪,问他,“为何要住这里?委屈了沈小姐。”“我和沈小姐都不习惯许多下人们伺候着,太过拘束。”他答。

又是让人窒息的安静。

一对母子心不连着心,久未见面也寻不到话题说。

很快,傅侗文听到了沈奚下楼的脚步声,开门,唤丫鬟搀老夫人出门。

他原本是安排了四辆轿车,加上老夫人来时的两辆,一共六辆黑色轿车驶离霞飞路,和迎面而来的电车交错而过。

路上雷声阵阵,是有雨的征兆,可车队到了徐园,也没见半点雨滴。

今日的徐园被傅侗文全场包下,一整夜都不接散客,自然也没了上次来的盛况。明明戏未开锣,却莫名给了沈奚一种笙歌阒寂、风流云散的错觉。

他们车队停靠在正门外,傅侗文让人先护送老夫人进了园子。

老夫人一走,立刻有人到傅侗文面前,低声道:“三爷,是要封园子了吗?”

他点头。

那人不再多言,退着出了铁栅栏门。从外,上了锁。

从此刻起,徐园砖墙外,每隔十米都会有青帮的人守夜,都带着枪。无人能进出。

沈奚见到落锁的场面,心中隐有不安。

突然,一道青白闪电撕裂乌云,照亮了眼前的青石板路。

两旁的中年人撑起墨色雨伞,她和傅侗文没走出几步,伞布上已经有了阵阵雨滴砸落的声响,像急锤打鼓,动静大,雨滴也大。

傅侗文一直沉默走着,到进入戏场前,抬头看了眼天上。

“我稍后,要做什么?说什么吗?”

他摇头,低声道:“少说话,静观其变。”

“好。”

外头没闲杂人,冷清得很。场子里却是灯火错落,笑语不断。

围坐在戏台下的男人们仍是多年前的旧模样,长衫,缎面的。女人们也都是老式的裙褂。她一眼望过去,仿佛回到了当年贺寿宴的戏楼,哪里有徐园平常的样子。

他们到时,傅家大爷被老辈人围拢着。

大家看到傅侗文,不约而同静了一瞬。

他们两个和这里的男人女人大不同,一个身着深色西装的绅士和穿着连身裙的小姐,仿佛是在晚清画卷里硬添了一笔亮色,十分突兀,不合衬。

“侗文啊,”花白胡须的老人家见到他们,即刻唤他,“你可是到了。”

傅大爷是名分在的花架子,操办丧事,出钱出力的都是傅家老三,这笔账大家心里明白。见到真正有权势的傅三,自是热络,纷纷和他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