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4页)

不过也能理解,为了充分利用场地,蟹农会允许一定的损耗。

叶雪衍道:“水质可能出了问题。你当时投了多少生石灰,现在里面的pH值是多少?”

“啊?生石灰投了两担……”老杨看看叶雪衍又看看面前的水塘,“屁,屁捱曲值不知道,还要管这个啊?”

叶雪衍点头:“要的。pH值要保持在7.8到8.6之间,青蟹才能长好。盐度也有讲究,水塘里的盐度现在大概是多少?温度呢?”

老杨不自在道:“这,这个,我们之前没怎么查过。”

一问三不知啊。

叶雪衍看面前憨厚的老杨,心中叹道,你们前几年能赚到钱也是走了大运。

老杨无奈地笑笑:“没文化,不会这些。我这是水出了问题?”

叶雪衍:“水应该有问题,等会我去给你买点仪器,你们经常监测一下水温、盐度、pH值之类,我把范围告诉你们。”

老杨连忙点头:“没问题,辛苦你了。”

叶雪衍转头看四周:“有抄网吗?捞点青蟹上来看看。”

老杨喊水珊:“老婆,你拿个抄网过来。”

水珊赶忙去了,片刻后,从池塘边上的小木屋里找出两把长柄抄网,自己拿了一把,给老杨递了一把。

两人拿着抄网在水下搅动着,很快连树枝带淤泥,一起捞了一大网兜东西上来。

其中也有青蟹。

叶雪衍有青蟹的图鉴,对青蟹非常熟,一眼就判断出,这是生病了。

他的目光落在里面几只背上长着绒毛的青蟹上,伸手抓了两只出来,展示给老杨和水珊看:“这些青蟹得了‘纤毛虫和丝状藻附着综合征’。”

老杨和水珊两脸茫然。

叶雪衍将病蟹分别递给他们:“你们看,病蟹上面有棕色或者黄绿色的毛,摸起来滑溜溜的,非常典型的特征。”

两人仔细摸起来。

老杨追问:“好治吗?要怎么治?水质的原因?换水行吗?”

叶雪衍:“不难治。换水可以。这个病你主要保证水质干净,等会我再给你配点硫酸锌混合溶液,先洒水里试试。”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要怎么防治,叶雪衍心里还是很有数。

经常换水消毒,监测氨氮、pH值、盐度、温度,做到这些,起码能解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

叶雪衍没带药来,老杨家里也没有,便提议直接去镇上买,顺便把监测仪器也买回来,今天就可以把问题处理了。

老杨没意见,自告奋勇地带他去常去的水产药店。

青螺镇靠海,养殖户也多,他们走了好几家店,想买的东西基本买全了。

叶雪衍考虑到水质比较容易出问题,还特地让老杨额外买了沸石粉和水体改良剂,这两种药剂对改善水质都很有用。

东西买回来后,叶雪衍又带着老杨,配了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去蟹塘里洒了。

那些暂时还没出问题的蟹塘则撒了水体改良剂,用上了监测仪器。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叶雪衍跟着老杨回到他家都傍晚六点多了。

干兽医是真的累,叶雪衍忙上忙下,干了不少活。

老杨在旁边打下手都累得不行,此时看着叶雪衍,脸上带着愧疚。

水珊已经做好了饭,说什么也要拉着叶雪衍在家吃饭:“叶大夫,我看你挖了不少蛏子和贝,专门给你煮了一大锅,你尝尝我的手艺。”

老杨也道:“这么晚了,你吃完饭再回去。等会我开车送你。”

两人读初中的孩子也出来了,怯生生地给叶雪衍端菜。

水珊还专门打发孩子买了啤酒喝饮料,一副把他当贵客招待的架势。

两人实在热情,端了一桌子菜出来,鱼虾蟹贝俱全,每一道菜都散发着食物特有的香气。

叶雪衍上一顿饭还是早上吃的,下午饿过了头不觉得,现在闻到香味,他的低血糖都要犯了,没再推拒。

吃了人家的饭,给人家干活的时候多用点心就是了。

水珊做饭是本地风格,偏向吃海鲜的原汁原味,桌上的菜大多清蒸或白灼,额外再配蘸料,味道非常棒。

叶雪衍饿得狠了,吃饭的速度比平时要快不少,不过没到失态的地步。

老杨看他吃得香,也十分高兴,一边喝酒一边跟他聊天,讲海上的事情。

渔民的亲身经历听起来很有趣,叶雪衍听得入迷了,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吃的是什么。

只是能感觉到图鉴被触动了,上面应该多了蛏子的图鉴。

现在不方便查看,他也没理。

一顿饭吃完,已经到晚上八点。

叶雪衍没喝酒,就让老杨送,收了今天出诊的诊费后,自己绑好桶,骑电动车回去。

一回到家,他先查看青蟹的情况。

桶里有海水,青蟹的生命力又比较顽强,现在活力还很足,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