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道和尚烹制出来的绝顶美味——扒烧整猪头!(第3/4页)

祭拜完毕,猪头是会被扔掉的。

当时骂人猪头三,就是因为三牲中,猪头的地位最低,是贱货的意思。

举办祭拜的场地,往往是在寺庙中进行。

富豪们祭拜完毕走了,猪头也随手扔掉,寺里的和尚觉得丢了太可惜,加上过去的穷人喜欢在庙门口盘踞着讨要吃喝,他们便把猪头收拾一下,用瓦盆加冰糖小火煨到酥烂,分给穷人们吃。

这就是和尚做猪头的由来。

之所以用瓦盆,是因为和尚要戒荤腥,不能用自己的锅具烹制,加上猪头个头大,一般的盛器也放不下,所以才用了干净的瓦盆。

瓦盆是过去寺庙中经常用到的盛器,洗手洗脸洗衣服甚至撒尿,都是用瓦盆。

这些瓦盆是分开的,并不是同一个。

但吃猪头肉的人却不管,只觉得和尚们用瓦盆烧出来的猪头肉格外香,格外美味,尿盆猪头就这么传了出来。

前一段林旭上网查资料,看到一些所谓的学者,煞有介事的分析着和尚用尿盆煮猪头好吃的秘诀。

甚至还用和尚不吃荤腥、尿盆没有尿骚味儿来强行解释。

看得林旭很想找个满是尿渍的瓦盆给那位学者炖一锅肉,看他能不能吃得下。

原本就是一桩慈悲为怀的善事,但在以讹传讹之下,却成了尿盆烧肉,而更多的人,则是好奇和尚们吃没吃那些猪头。

吃了的话,那不就犯戒了?

你想着人家有没有犯戒,人家想的是盆里炖的猪头能让几个穷人填饱肚子……人生的方向不同,境界不同,做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林旭其实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尤其是到了清朝,法海寺还把瓦盆烧猪头当成招待香客的大菜。

这种行为,要搁现在绝对会被被人骂到狗血淋头。

但人家却不以为意,香客想吃,那就做给他们吃,就这么简单。

朱勇魏乾和庄一舟几人听完林旭的讲述,觉得这才合情合理。

扒烧整猪头能登大雅之堂,能成为淮扬三头宴之首,绝对不可能让菜中掺入尿骚味儿的,否则那些文人和盐商们也太不讲究了。

清朝著名美食家袁枚曾慕名去法海寺吃猪头,吃完还特意问了做法,并写进了《随园食单》中,也没见尿盆的说法。

可见以讹传讹的有多厉害。

整个猪头全都烧黑,接下来放进热水中浸泡一会儿。

大概十来分钟后,捞出来,开始用小刀在猪头上面刮,将猪头里里外外全都刮洗干净,至于眼窝、耳洞等四角,也全都清理了一遍。

正忙着,谢保民和戴建利走了进来。

今天老戴原本是去二号楼喝茶的,一听说林旭要做扒烧整猪头,就直接上车跟了过来。

这可是淮扬菜中的一道大菜啊,得看看林兄弟的做法。

“嚯,收拾得够干净啊。”

戴建利看着盆里白净的猪头赞叹一声。

就凭这细致的态度,做出来的猪头就不会太差。

林旭笑着说道:

“刚收拾妥当,等会儿还得再用温水冲洗一下,彻底洗净猪头上的污垢,然后才能进行脱骨处理。”

谢保民看了两眼:

“再洗一遍就可以脱骨了,别洗太久,否则猪皮泡软的话,一碰就烂。”

林旭又洗了一遍,把猪头从盆里拿出来,开始脱骨处理。

先把猪头下巴朝上放在案板上,从下巴的地方下刀,先将下颌到脖子之间的皮肉分开,显露出骨头。

然后贴着骨头开始剔肉,一点点将猪肉上的肉剔下来,让骨头暴露出来。

刚开始很难,因为整个下颌的筋比较多,肉和骨头紧紧贴着,得用小刀一点点的剔,而且在剔的过程中,还不能伤到猪皮,否则卖相就毁了。

将下颌脱出来,就稍稍容易一些了,因为拿掉下颌骨,整个颅腔就会显露出来,到时候再脱骨就变得轻松一些。

只要小心把颅骨脱出来就行。

戴建利拿着剔掉的下颌骨看了看,冲魏乾他们说道:

“都看着点,掌握脱骨的发力技巧,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猪头的整体结构,知道有多少块骨头和每块骨头的分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给猪头脱骨。”

这需要多加练习,只有积累够足量的经验,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林旭之所以这么娴熟,是因为之前系统奖励压猪头肉的完美级技法中,有猪头的整个结构。

所以他现在做起来才没有无处下手的那种慌张感。

下颌脱骨后,要先将复杂的猪鼻拱部位给清出来,然后再收拾颅骨。

卖相上佳的扒烧整猪头,整个猪脸会呈现出笑脸,要达到这个效果,猪鼻拱就得完整,一点不能破坏。

这个部位剔除好,接下来就是面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