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一更)

谢继宁正在文华殿给太子讲学的时候, 何善来宣召谢继宁到御花园面圣。

“何公公,父皇宣召谢侍读是为何事!”宋锦炎好奇的问道。

何善恭敬的说道:“回殿下的话,东明县大儒庚方先生还有吏部尚书林大人, 翰林院大学士孔大人,国子监祭酒何大人,礼部尚书林大人等等都在御花园赏花,圣上下旨请谢状元前去伴驾。”

“那孤也要去看看,去见见这有名的大儒。”

宋锦炎想了想, 就知道这东明县大儒庚方应该是为了为难谢继宁来的,所以打算也一起去,到时候有什么需要也能帮忙一下。

太子的两个伴读也赶紧说道:“殿下,我们也想要一起。”

“一起吧!”

“谢大人, 你知道这东明县大儒庚方是因为什么来的, 你一点都不紧张吗?”

“回殿下的话,因为万岁爷不认为臣做错了,那臣自然没有错。”

这个话一语双关, 几人都懂。

这一个事件沸沸扬扬的闹腾了这么久,圣上从来都没有说什么, 还经常宣召谢继宁伴驾,圣上都不在意, 谢继宁自然不怕其他人的看法。

谢继宁如此既是表明自己对圣上的信任, 又是表明自己的忠心, 何善在一旁微笑不语。

几人浩浩荡荡的往御花园走去, 只见园子里面礼部吏部尚书, 国子监祭酒及国子学博士还有翰林院大学士还有太子的几个老师都在。

谢继宁暗暗的想,这个大儒庚方还是不一般,皇帝自己接见了, 还用这么高的规格接待他,这几位都是读书很厉害的重臣。

“儿臣参见父皇,”“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人乖乖的上前行礼,几个大臣也给太子见礼。

“太子,你怎么来了。”

“父皇,我听说父皇在御花园赏花,所以来陪父皇赏花。”

庚方心中一沉,这谢继宁竟然笼络了太子,今日自己早就和圣上建言献策说了谢继宁的重重不端,没想到圣上置之不理,如今太子也对自己视若无睹。

林庭方淡定的站在一边,庚方少有才名,这些年更是专心治学,在整个北地都是声名在外,他还是东明书院的山长,收的弟子众多,不少都是在朝为官的。

这样的庚方对上谢继宁,就算皇上爱才,也不方便撑腰。

永安帝笑着说道:“你和谢爱卿来得正好,朕和几位大人正在说起《公羊春秋》,你们几个小辈也一起听吧!”

“是,”

谢继宁一听《公羊春秋》,就知道这庚方要从什么地方说自己。

果然,庚方摸了摸自己长长的山羊胡子,笑着说道:“昔年,董子以《公羊春秋》治学,广招门生,桃李天下,更是向汉武帝献上“天人三策”,其大一统思想在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是治国良策。”

国子监祭酒何牧接着说道:“汉初,黄老之学盛行,百家落寞,董子有大才,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1)以孔圣人的儒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儒学。”

孔令英也骄傲的补充说道:“先圣人之学影响至今,亚圣孟子,董子都有卓越贡献。”

庚方补充说道:“另外一位集大成者乃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精妙,我读书多年,仍然还不能读透,在他……。”

谢继宁听着庚方一边滔滔不绝的说起来朱熹的言论,就知道用来攻击自己的点是什么。

大盛王朝和前面的朝代一样,尊崇儒家,这些要科举的读书人,都要学这些内容,都要学《四书章句集注》,都要学《公羊春秋》,谢继宁自然不例外,而且还学得很好。

虽然对于朱熹的关于女子的观念谢继宁很讨厌,但是他的精华部分谢继宁学得很好,因为朱熹的思想理论在这个时代读书生存最有用的东西。

“谢状元是国朝的状元,是自古绝无仅有的六元及第,才高八斗,敢问谢状元,对于三纲五常作何解释?”

说完了董仲舒还有朱熹之后,话风一转就转到了谢继宁的面前。

谢继宁道:“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解释道:‘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为三纲也。”

“五常乃是仁、义、礼、智、信,是世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庚方问道:“既然谢状元知道‘三纲五常’,读的也是朱子的书,那为何谢状元还要倒行逆施,违背‘三纲五常’,行阳奉阴违,首鼠两端的举动,莫非想要挑战‘三纲五常’不成。”

这话一说出来,就连永安帝都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这话如此严重,谢继宁是儒家子弟,说他挑战‘三纲五常’岂不是说他欺师灭祖,背信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