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编排几句(第2/3页)

听街坊邻居们说,如今那刘春兰的男人一年下来,少说能剩七、八两银子哩!

弄明白王秀香的来意后,刘春兰十分为难。

实在是因为上次那十五两银子的封口费已经快把家底挖空了,又要预备着家里娃娃念书进学,哪里来的余钱借给别人做买卖?

若在以往,刘春兰肯定就拒绝了。

可现在,她不敢。

见面时王秀香虽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却总在暗示,暗示如果刘春兰不帮自己度过眼下的难关,只怕两家都不好过。

为什么会不好过?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之前刚刚事发时,刘春兰还能挤出一点自首的勇气,那么现在随着几个月的太平日子过去,那点勇气早已消失得干干净净。

人在不出事之前,是很难体会到平淡生活的可贵的。

刘春兰也是如此。

货郎的事情过去之后,她好像才突然发现,原来每天的朝霞是那么美,公婆对自己是那么好,丈夫又是多么可靠,孩子们,又是多么可爱。

甚至就连墙头上开的一朵小野花,清晨树叶上滴下的露珠,也带了前所未有的动人。

她舍不得现在的日子,舍不得家里的孩子。

她不想下狱,更不想死。

就算衙门网开一面,自己免于死罪,可,可家里出了一个杀人的老婆、杀人的娘,她娘家、婆家和两个孩子,以后怎么抬得起头?

刘春兰不愿意再拿这事儿去烦自家男人,就偷偷取了早年的两件银首饰去当了,折算成六两银子,好歹把王秀香打发了。

可刘春兰万万没想到,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一旦开了口子,后面想堵都堵不住。

王秀香拿着银子家去后,婆家人一反往日刻薄,竟十分夸赞,又赞她贤惠,晚上还特意给她炖了香油鸡蛋吃。

要知道,家中虽然养了几只母鸡,并不缺鸡蛋,但平时大多拿去集市卖了换钱。

即便自己家用,也只煮给男丁吃,若非逢年过节,王秀香是捞不着的。

就连睡觉时,男人也极尽温柔体贴之能事,口口声声要赚大钱,日后叫她享福。

王秀香不禁飘飘然起来。

然而做买卖这种事,着实不是谁想干就能干成了的,不然天下早就豪商巨贾遍地跑。

王秀香的男人拿着老婆借来的五两,再加上家里凑的三两,共计八两银子,去贩了些胭脂香粉和头花、络子来卖。

原本想的是这些玩意儿女人们都要使,少不得时时填补,总不至于卖不出去。

但他又没眼色,又没口齿,被上头卖家拿着当了傻子耍,贩给他的全是些昔年过时了的旧货,颜色既不好,味道也寡淡。

那些东西在摊子上摆了一个多月,统共只卖出去十几个大钱,最后不得不贱卖,赔得血本无归。

若是个有自知之明的,经了这次之后,少不得总结经验,或者干脆踏踏实实去找个活儿来做。

奈何王秀香的男人总觉得自己满肚子本事,只是施展不出来。

况且他还有别的心思:

这样自己卖货多轻快?左右本钱有父母和老婆操持,他爱什么时候出摊就什么时候出摊,爱几时回就几时回,又不用看人家眼色行事,简直太舒服。

于是,王秀香又去找刘春兰借钱。

这次,刘春兰实在掏不出来,不得不告诉了丈夫。

夫妻俩唯恐她把自己杀人的事儿捅出去,只好硬着头皮又给了五两,说实在没有下次了,自己都要揭不开锅了。

王秀香只顾讨好公婆和男人,根本不往心里去。

左右不过是走一趟,动动嘴皮子的事儿,自己又不辛苦。

况且,她清晰地看到了那对夫妻眼中的恐惧,越发膨胀。

瞧啊,我让这家人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何等威风!

一旦钱来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

毫不意外地,不到一个月,王秀香的男人做买卖又黄了。

这一次,婆家人竟开口就打发王秀香去借钱。

“你不是能干吗,再去吧!”

当王秀香再次登门时,刘春兰实在拿不出钱来了。

王秀香当即拉了脸,“你男人那么能挣,怎么就没银子?”

刘春兰苦苦哀求,“家里好几个老人,还有两个娃娃,平时看病吃药就不说了,又要吃饭、上学……”

王秀香把眼睛一瞪,眉毛一竖,冷嘲热讽道:“上学?真是好享受!咱们这样的穷苦人家,还上的什么学!难不成还能考出个状元来?依我说,竟不必瞎忙,也别花那个冤枉钱!”

眼见扯到自家孩子身上,忍耐已久的刘春兰终于爆发了。

“秀香,做人留一线,咱们过去那些年的情分就不说了,这几个月来,洗衣裳、打水、缝补,你动过一根指头吗?哪样不是我来!我辛辛苦苦做奴才似的,你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