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页)

但是后来,陆陆续续,他又收到了类似的说法。

“本科生写不出来这种程度,你上哪找的。”

“虽然选修课不会讲究这么多,但也没必要……”

“抄也不知道抄浅层次的论文,你直接来跟我答辩吧。”

开始只以为是误会,但这种看法多了,不免自我怀疑。老师们总是很亲善,但收到的这些评语又是真的,难道是自己在课上说了什么奇怪的话吗,不太可能,自己通常不参与课堂讨论。

但无论自己如何表现,这类的说法好像仍会存在,只能说是自己的问题。

当然,这类评语出现的概率并不大,但只要出现一条,就足够自我怀疑了,因为,你也不可能证明那确实是出自自己脑中的思想。

不限于说话行事,即使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也是一个奇怪的人。正常人是什么人,应该如何扮演,他把握不住。

所以,与其说过度学习导致近视,还不如说放任导致近视。

这是一种自業自受,放弃一些肉体的自由,获得一些精神的自由,是极端错误的做法,但事实上生活确实是轻松多了。

不用多余的看人眼色,不用多余的揣测他人心思。

因此甘愿盲于一些现实。

当然,后来他逐渐发现,是自己在一些事情上太过认真了,才会与他人格格不入。其实老师们只是说说而已,自己过分在意了。

“但是……”

邢远低着头,依然会为此黯然神伤。

回过神时,他只觉眼睛发酸,视界模糊。自己还是那么没用啊,还会困于过去的不成熟。

邢远擦了擦眼,刚刚抬头,余光注意到视线,不禁惊愣。

犹格先生不知何时已经结束阅读了,正看着自己。也许是因为自己发呆,正在沉思,所以没有打扰。

“抱歉走神了。”邢远慌忙道。

“没事。”祂表情平静,但好像相比之前有点变化,眼神带着深意,仿佛还有几分关切。

邢远看着犹格先生,心中缓了口气,还好,犹格先生应该没有异界朋友们说的那些问题,这真是太好了。

他于是问道:“犹格先生认为这个故事怎么样?”

祂看着邢远,浅浅地笑了,然后,缓缓地还原了邢远在其中的思路逻辑,

邢远安静地听着,视线一直定格在地面,听得出神,眼中泛着水光。

是的,对于异界朋友来说,且不说其他,阅读首先是“能不能读懂”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使不是异界朋友,现代人也能感觉得到。

其实根本上,异界人本土人、古人今人,面临的问题都相差不多。

现代人看古籍,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问题,读不懂古文怎么办,字不认识怎么办,读音怕错了怎么办。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因此读之前,总要找个好的注解版本,最好是全注疏,全部已经解读好的,这样读完之后,自己一定就能懂了。

果真是这样吗?是,也不是。

只有写出《黄帝内经》的人才真正知道书的内容,其他人,哪怕是亲朋好友,或是弟子的理解,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尽信。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得到再好的注疏,那也不一定解释了书中的真意,更何况,古代人写文,还充满着“言外之意”。

换句话说,阅读《黄帝内经》,要先把《黄帝内经》真正的内涵悬置起来,对此外的任何人,哪怕是大学者大权威的说法,都要抱有存疑态度,将他们的说法作为自己通往真正内涵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后,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自由,是的,解读的自由,这是非常关键的东西。

但最理想的情况是,什么注疏都不看,先自己去品味古书的文字,读出来,一定要读出来,同时还要写,多少遍都随人,但就是要写。

读音会改变,但不重要,读的过程,其实是人对“字”的印象不断加深的过程,写也是,心随着文字的形而流动,书法书道藏于其中。

如果……你相信那些“字”源于非凡,内涵无限神圣,那么,字就可能向你揭露祂的神秘。

人类的阅读行为即使放在现代都充满着不可解的谜团,保留一点神秘的思维倒也无伤大雅。

还记得之前说到的“象”思维吗,这是不是又是寻“象”的思维?是的,读写时,可能都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读着读着,又觉得自己似懂非懂,那是因为字的象进入了人的思想。

读的越多,脑中的象也就越多。读的越久,脑中的象也就越深。

小象们沉淀、不断沉淀,然后逐渐汇聚,终将形成一个大象,读到这里时,也就读到了它的一个理解层次,那个大象还只是浅层次的大象,大象之中,还有大象,阅读层次不断加深。

这是种花文明相对独有的一个阅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