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第2/4页)

两人先在主馆参观了,阮昭握着傅时浔的手,一边走一边听他安静讲解。

如果说文物修复她是专家,那么在历史知识这块,作为考古教授的傅时浔,大概可以吊打阮昭十个来回。

特别是秦汉时代的历史,简直是刻在了他脑子里。

这馆内任何一件藏品,他都能说出典故,以及文物的出处以及来历。

于是两人到了旁边的青铜馆,中国青铜器之丰富,独步世界。特别是夏商周直到秦汉时代的青铜器,都有不少严禁出国的国家级宝藏。

而且他们这次来的也挺巧,正好是北安博物馆正在搞馆藏文物的巡回展览。

每过一段时间,博物馆就会将馆藏的国宝文物展览出来,毕竟这些文物不仅属于博物馆,更属于所有中国人。

他们刚进入青铜馆,就听前面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刚才遇到的那群孩子们做讲解,大概这是学校和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次认识历史的活动。

只是小学生们,各个叽叽喳喳,哪里能安静下来认真听讲解员的话。

直到讲解员无奈的看过来,有些惊讶道:“傅教授。”

对方认识傅时浔,这让傅时浔也有些吃惊。

他小声说:“我之前听过您的公开课,就是关于秦汉青铜器讲解分析的那节,我一直想考您的博士生来着。”

他和傅时浔说话,也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

很多小孩眼巴巴的望着他。

或许这个年纪的孩子们,也有了美丑的认知,就觉得这个叔叔长得高,还这么好看,很快孩子们居然意外的安静了下来。

讲解员见孩子们居然对傅时浔有兴趣,不由清清喉咙,笑道:“小朋友们,这位呢,是我们北安大学最厉害的考古教授。有哪个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考古呢?”

“我,我,”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立即举起手。

讲解员笑着说:“答对的话,哥哥会送一个小礼物。”

小男孩说:“考古就是把文物从地里面挖出来。”

说完,小男孩反而十分期待的看向傅时浔,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教授是一个遥远而又神圣的称呼,听起来比班主任还厉害。

傅时浔嘴角微掀,低声说:“这个回答,可是算对。”

对于一个只有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考古的认知,能到这种程度,其实也不简单了。

毕竟很多成年人都觉得,考古就是不停的找古墓找遗址,发掘各种稀世珍宝。

“但其实考古,更多的是对古代人类活动的一种追溯,”傅时浔顿了下,似乎也察觉到自己的用词,对于这些小朋友来说,过于深奥。

于是他缓了缓,指向一旁展览柜里摆放着的巨大编钟说:“就比如这个编钟,正是因为考古学者们发现了它,才知道古代的人是使用什么样的乐器。它就跟你们现在所学习的小提琴、钢琴一样,是我们古人使用的乐器。并且这种编钟上,还会刻有古代的文字,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并非一直不变的。”

“编钟上的文字,也有助于帮助我们知道,古代人学习的是怎样的文字。”

此刻一个小朋友突然举起手,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古代人干什么啊?”

“你是什么人?”傅时浔弯腰看着他,轻笑着问道。

小朋友:“中国人呐。”

“中国有多久的历史?”傅时浔再次提问。

这次所有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道:“五千年。”

“为什么是五千年,”傅时浔环顾一周,声音清淡却温和,他说:“不是四千年,三千年呢?”

这一下还真的把所有小朋友问住了。

傅时浔倒也没卖关子,他声音清冷道:“正是因为有考古的存在,我们将明确自己的历史,五千年不是凭空而出现的数字,而是一代代文字记录之后,再通过考古出土的这些文物,证明我们中国确实有这么悠长的历史。”

“所以,这就是考古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们这样的小朋友明白,我们中国的历史从何处而来。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又是怎么创造出这样辉煌又灿烂的文化。”

阮昭站在一旁,听着他透着冷调却莫名让人感觉温和的声音。

哪怕此刻他依旧还是那副冷淡的模样,脸上并不总挂着笑意,可是她却能感受他骨子里的那种温柔和理想。

他所投身的考古,大概就是这样,才让他如此热爱吧。

她大概知道,傅时浔提出让自己主持修复竹简,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或许别人会说,是因为她是他的女朋友,他才会这么公私不分。

很多时候,阮昭也面临这种非议,可是她从来都是迎头而上。

然后做出一种让所有人都更加非议的选择。

因为她从来不在乎,她没有所谓的理想,没有所谓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