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3/3页)

而张素商十分肯定的回道:“没错,这就是我写的。”

张素商的名字念起来太像“苏珊”了,他便干脆让同学老师都管他叫秋卡,只是没人将他和作者秋卡联系起来而已。

他也不说自己具体稿费有多少,只是再次解释:“我不缺钱,你们别怕我苦着自己,还有,我减肥是为了健康,体脂过高会导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对身体不好。”

“低血糖也不是什么好事。”同样是医学生的蒋静湖这么嘀咕着,终于收下了张素商送来的袜子,接着兴致勃勃的询问张素商:“你怎么想出《神探伊利亚》这般有趣的故事?那个交换杀人的手法,我闻所未闻,你好巧的心思。”

张素商很不好意思:“哪里,我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往那些侦探小说里有很多精彩的案件,多看看就有灵感了。”

大家又追问他之后的剧情,这时张素商就展现出了一名作者的素养——打死也不剧透。

他转移话题:“哎呀,我不和你们说了,难得今天放假,我得趁着冰没化多去滑一阵。”

听到这,伍夜明眼前一亮:“你也喜欢滑冰?”

张素商:“喜欢得不得了,你也?”

伍夜明露出骄傲的神情。

李源指着他:“来,介绍一下,去年咱们老家的湖面结冻,几所中学不是联合起来办了一次冰上运动会吗?这位就是速度滑冰的冠军。”

伍夜明谦虚:“嗨,我能赢主要是冰鞋比较好,赛前还磨了冰刀,其他人都没这个意识,何况咱们的运动会也不专业。”

说到这里,伍夜明苦笑一声:“毕竟,在咱们国家做运动员是没前途的,1908年的时候,天津就有报纸提问,问我国何时能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何时有运动员可以在奥运夺牌,何时能举办奥运,你看着三个问题,咱们有回答的希望么?”

别说相对来说参与人数没那么多的冰雪运动了,那跑步、跳远等啥季节都能练的运动,偌大的华夏也没能找出可以参赛的运动员呀。

说到底,还是国家孱弱,运动自然也发展不起来。

这个问题有些沉重,让室内其他人也沉默起来,张素商左右看看,鼓励他们:“别这样啊,咱们千辛万苦的跑出来留学,不就是为了学有所成,回去报效祖国吗?”

“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国家的力量,与祂一起强大起来。”

张素商伸出左手手掌,又用右手将蒋静湖、伍夜明、李源的手放自己手上叠着:“如我们这样的人很多,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创造奇迹,所以只要我们好好干,总有一天会见到那三个问题被回答的一天。”

虽然要看三个问题全部被回答完的话,起码要活到2008年,那时候张素商都一百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