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青鱼巷口(第4/5页)

听闻到韩临风下落不明,凶多吉少的时候,方锦书没有掉下半滴眼泪。

自从知道了韩临风当初写信给她,居然是跟先帝爷使的激将法后,她对韩临风的爱意便全都一股脑地转成无尽的恨。

只是她没想到,那游山樾居然收留了裘振的手下,偷偷前往彦县炸开了河堤,让韩临风这么死去了。

不能亲眼看到他一脸悔意地在自己面前匍匐忏悔,方锦书如今只觉得一股乱草缠绕在了胸中,毫无舒爽质感,只叫她憋闷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她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心情,因为今夜,正是京中大乱之时。

游山樾已经买通了后宫门的守卫,会放裘振的余孽手下混入宫里。而宫里自然有人引导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皇帝的寝宫。

韩氏父子皆死于叛贼裘振余孽之手,也算是种体面的死法了。

到时候,皆在京城的世家,会拥戴九皇子的遗孤重新继承大统。

而她成为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韩氏父子颁布新政统统废掉。这也是世家拥戴她们母子上位的条件。

京城的暗流酝酿甚久,大家的利益筹码掂量得差不多了,就该付诸行动了。

鲁国公之前对这游山樾其实一直半信半疑。他虽然知道这人本事奇大,可是若说能将女儿扶持为太后,便有些神乎其神了。

那游山樾也有心卖弄,随后便让他见识了民间财神爷的通天本事。而这洪水再淹彦县,也算是打消了鲁国公最后的一点疑虑。

不怪他心存大逆不道,实在是韩氏父子对世家毫无半点敬意,长此以往下去,他们父子被世家推翻下台,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次游山樾一路钱银通路,精心安排了他们父子的死局,只要事有定局,他们方家自然能顺水推舟,不脏双手重新把控朝纲!

想到这,鲁国公连夜召集了族中话事人,还有自己的亲信门生,吩咐他们动用关系,控制住皇宫四周的街道。

赵栋率军北去,那韩临风死都回不来了。

宫里守卫虽然人数多,但是只要开了城门,也是蚌里的嫩肉,不足为惧。

最近正好是冬猎开始,各个世家都以狩猎保护家眷为名,召集了不少人马在城外集结。

只要宫变开始,这些守在外城的人马,便可以由人偷开城门,进入内城。

鲁国公已经秘密联络了王家,和其他手里有兵卒的世家,宫里成事,发出信号,他们便可以救驾的名义冲入宫里。

到时候,那宗氏皇后,还有迂腐不化的二皇子,一个都不能留,统统都杀干净。

如此一来,正统回归到九皇子嫡系一脉,合情合理!

现在万事俱备,只看最后一口东风吹得及不及时了。

当天夜里,方家人站在府内的高楼上,眼望着皇宫方向。那宫殿笼罩在一片浓黑的重雾中,什么也看不到。

就在众人等得心灰意冷,心渐渐凉了时,突然那宫殿方向慢慢亮起了火光,接下来一道火舌由弱转强,渐渐冲破了云霄,一下子染红了天上的云霞。

方锦书经常入宫,眯眼仔细辨认,低声道:“似乎是皇家宗祠后的高塔着火了……”

在宫中宗祠之后,有一座开国圣祖设下的高塔,里面供奉着随先祖征战的元勋遗物。

现在那高塔起火必定是宫内生变……

就在这时,宫内又有一道红色的烟雾弹爆裂升起,化为漫天烟花。这正是游山樾与诸位世家约定的信号,烟花升起之时,便是皇帝韩毅“驾崩”之日。

鲁国公看了难掩激动,回身便想要跟女儿说话。可回过头来时,却发现方锦书已经不见踪影。

此时入宫抢占先机才是最要紧的,不然谁知其他世家会不会揣着算盘,再与什么藩王勾结!

想到这,鲁国公急不可耐,召集了人马,朝着皇宫急急而去……

再说方锦书,带着自己府里的人,还有游山樾指派给她的几十名江湖好手,却是朝世子府的方向而去。

争权夺利的事情,从来不是能让她为之狂热的。现在宫中事成,那么余下的事情,自然有父亲他们处置。

现在方锦书最想看到的,是那世子府里哭得梨花带泪,悔不当初的那张脸!

那个贱人!都是她害了韩临风,在朝堂之上风声鹤唳的紧要关头,这个一无是处的瞎子,只会拖累韩临风的后腿,害得他魂不守舍,就此落了别人的圈套。

方锦书丝毫不认为是自己与他人勾结,害了曾经的心上人,而是将这份不能自承之罪,一股脑怪罪到了苏落云的头上。

若不是韩临风娶了这么一个眼瞎的丧门星,毫无妻族门户依仗,无法助力于他,他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众叛亲离的下场。

想到这,方锦书的脸上浸染了愤恨之情——今日若不能亲自手刃了那贱人,对于她方锦书而言,这场宫变就是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