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1更(第3/4页)

为了更好的照顾时不时上门求教的楚席轩,也为了赵氏两府子弟的科举仕途,赵鸿德聘请到府邸的西席也都是名师大儒。贺老先生便是当中最著名的一位。哪怕赵鸿德是探花郎出身的翰林大学士,还担着皇三子授业恩师的名号,他在贺老先生面前也不敢不恭敬。

贺老先生七十余岁了,教出过的进士足有数百,是比赵鸿德更富盛名的儒学泰斗。

昔日赵府老太爷,就是得了贺老先生一二指点,才立志要走科举之路,从寒门农家子一跃成为朝中大员。赵鸿德自己幼年更是就被赵老太爷扔到贺老先生身边当书童,直到乡试才允他回家。十多年的书童生涯成果也很显著,赵鸿德后来高中探花,如今更是翰林大学士和文坛巨匠。

赵老太爷就时常后悔,没能把大儿子也给一道儿扔在贺老先生身边。

不过赵若歆幼时听祖母说,贺老先生收下她父亲赵鸿德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奇闻佚事。

说是贺老先生当年脾气古怪,只收农工商的寒门孩子为徒,不收士族官宦子弟。赵老太爷年轻时虽然得到过贺老先生的指点,算是半个徒弟。但赵老太爷毕竟已经通过科举走向仕途,还一路官运亨通做了京官。贺老先生便不再肯教授赵老太爷的儿子了。

赵老太爷当年带着大儿子赵鸿良以及几个庶子礼贤下士的百般恳求,都没能让贺老先生收下他们。

于是在后来嫡次子出生后,赵老太爷干脆在一个雪夜,将年幼的嫡次子赵鸿德扔在贺老先生家门口,让嫡次子装成一个父母抛弃的农家孤儿。

果然,贺老先生收下了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的幼年赵鸿德。

不止如此,他还将这个皓齿朱唇的可爱男童当成了自己儿子,悉心地抚养长大,毫无保留地倾囊以授。

赵鸿德差一点就要改姓贺了。

他十几岁时准备考科举,需要路引和户籍,贺老先生便打算祭拜家祖、盛告乡邻,让赵鸿德真正上了他贺氏的家谱。结果赵鸿德说,不必这么麻烦,他本是京城工部员外郎家的嫡次子,本就拥有自己的路引户籍。

气得贺老先生差点没一口气背过去。

后来赵鸿德高中探花,迎娶虞将军嫡女,当上翰林大学士,官至吏部正三品大员,贺老先生都不肯再见他一面。

直到赵鸿德被圣上指为皇三子楚席轩的授业恩师。

赵鸿德担心自己教不好皇子,便跪在贺老先生家门口,请恩师贺老先生出山。

这么多年过去,贺老先生的气也消了。而且他虽桃李遍天下,却一生无子。当初收养赵鸿德,也是真心把赵鸿德当成自己儿子,想要有个人替他养老送终的。在赵鸿德三顾茅庐的百般哀求之下,贺老先生收拾了行礼,带着老妻跟赵鸿德一道儿从邓州来到了京城。

然后赵府学堂便这么开办了起来。

赵鸿德也是个机灵的,想着名师不能就这么浪费。干脆不拘嫡庶的,把两府的哥儿姐儿全都扔进学堂里听受贺老先生教导。

赵若歆便是沾了这份福气。

她对自己已经故去的嫡亲祖父赵老太爷没什么感情,却是实打实的把贺老先生当成了自己的亲祖父。好在赵鸿德对此也乐见其成。

去岁冬至起因着闭门装病,赵若歆已经很久没去探望过贺老先生了。如今楚韶曜双腿趋近康健,她也不会时不时就在人前骤然晕倒,赵若歆便大着胆子去往了自家学堂。

一进学堂,便看见几个生面孔。

这不奇怪,无论是贺老先生还是赵鸿德,都声名显赫,京畿里那些想要走科举仕途的人家,都削尖了脑袋地想把子弟送往这里上学。

晨曦尚早,贺老先生尚未到来。赵若歆走到自己专属的座位坐下,铺开笔墨,静静地等候学堂开课。

“喂!你占了小爷的位子!”不多时,一道隐含不耐的男声响起。

赵若歆抬头,看到安盛侯府家的小侯爷正一脸不耐烦地望着她。

“四姑娘?”陈钦舟惊讶道,他面色红了红,挠着脑勺道:“你怎么在这里,这位置是贺先生让我坐的。”

“贺先生让你坐这个位置?”赵若歆惊讶。

“没错。”陈钦舟说,“我一来,他就让我坐到这里,不许我再更换其他位置。那老学究,就是想让我坐他眼皮子底下严加看管!”

赵若歆沉默。

“还劳烦四姑娘起身,另换一个座位。”陈钦舟说,一手指向旁边楚席轩的固定坐席:“这个位置好像一直空着没人坐,四姑娘可以坐到这里。”

身侧的书童悄悄拉了拉陈钦舟的袖子,悄声道:“世子爷,不如咱们去坐那个空位置吧。您别忘了侯爷和夫人让您来赵府学堂,不是真让您上课来的。咱们功勋世家,又不用去考那劳什子科举,您赶紧和赵姑娘培养感情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