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1更(第2/3页)

楚韶曜在奉河祭祖的次日,就率着二十万大军离开了河柸州府。他身中锥骨三箭,体内余毒未清,看似身姿挺拔眸光清亮,其实早已是强弩之末,急需寻一处安静之地疗养。

临行前,他命人找来工匠裁缝,亲自守着匠人将那张吊稍眼的斑斓虎皮给制成了一件华美裘衣。而后在楚席轩和楚席平接踵去往赵府营帐的下一秒,举着那件华丽异常的虎袍去寻了赵若歆。

他要向世人证明,张屠夫能做到的,他楚韶曜也能做到。楚席轩和楚席平能给的,他楚韶曜都能给出来。

听闻煜王驾临,赵府嫡女很快就出了营帐,没有让他多等一刻。

“给你。”楚韶曜将虎袍递给赵若歆。

赵若歆捧着虎袍,众目睽睽之下有些不知所措。在山洞时候,楚韶曜就说过虎皮归她,所以她也不意外,就是一时不知道该对楚韶曜说些什么。实在是对方态度太过自然,倒显得她有些小家子气了。

“谢谢。”楚韶曜说,耳朵微红。

“啊?”赵若歆下意识就认为这是楚韶曜在教自己说话。她当腿儿的时候,楚韶曜就经常教导她来着。于是她手捧虎皮跟着说道:“那,谢谢王爷?”

“不客气。”楚韶曜说,绮丽俊美的面庞在阳光下显得苍白透明,唯有隐在冠帽里的耳垂有些发红。他看着赵若歆,墨染的眸子透着认真:“你救了本王,是本王该谢谢你。”

“唔。”赵若歆点头,“那不用谢。”

沉默。

沉默是奉河的春风,带着草原旷野特有的芬芳。

“喜欢么?”楚韶曜问。

“啊?”

楚韶曜指了指赵若歆手里的虎袍。

“喜欢。”赵若歆用力点头,心想自己这辈子恐怕都不会穿上这件浮夸的虎皮大衣,土得就跟土匪头子似的。

“那就好。”楚韶曜唇角微微翘起,而后不舍道:“本王要先走了。”

“嗯?”赵若歆点头,看着楚韶曜身后整装待发的人马:“恭送王爷?”

“你注意安全。”楚韶曜又说。

“臣女知晓。”赵若歆木木点头,实在不知该如何反应。

楚韶曜定定地看了赵若歆一眼,转身上马,带着手下疾行离开了奉河围场。马背上,他回头淡漠地扫了一眼远处明黄巍峨的皇帐,墨染深邃的眸子里暗芒闪过。

“小姐。”青桔吐了吐舌头,悄声对赵若歆说道:“煜王爷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可怕,就是感觉怪怪的。你真得救了他么?”

“我是救了他。”赵若歆说,看着楚韶曜离去的背影,内心怅惘。再见,煜王爷,祝你双腿恢复以后,前程似锦、光明无限。

“小姐,我感觉你也怪怪的。”青桔接过赵若歆手中的虎袍,服侍她走回营帐:“你对煜王爷也变得十分恭敬了。”

“我原来对他不恭敬么?”赵若歆讶然。

“您在蹴鞠联赛的时候,对煜王爷哪里恭敬啊?”青桔将虎袍收起来,抚着胸口吸气道:“还有那次您二话不说地非要拽着奴婢去煜王府,跟王爷商议当替补的时候,也不恭敬。那两次里奴婢就感觉,您跟煜王爷十分熟悉。明明那会儿煜王爷才在兰漪殿里呵斥过您,可您就是一点也不怕他。但今次,您好像对煜王爷又疏离了起来。”

赵若歆叹了口气:“那你想想,你说得两次都是我么?”

“不是么?”

“那两次都是赵麻子。”赵若歆轻轻摩挲着光滑绵软的虎皮,叹息道:“同煜王爷相熟的是赵麻子,而不是我赵若歆。从今往后,我赵若歆同煜王爷,便只有这份虎皮背后维系的恩情所在了。”

“可您原本同煜王爷,不是连这份恩情都没有么?”青桔说。

赵若歆笑了:“你说得对,原本我同他连这份恩情都没有,原本我们就是不相干的陌生人。”

祭天过后,春狩结束。

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

大半的番邦使臣直接从奉河辞别晋朝皇室,各回各家。唯有魏国使者,仍随着大部队回了京畿,一副要在晋国鸿胪寺住到地老天荒的节奏。

春狩之前魏国人就已经表现出了久住的姿态,那会儿他们的使臣队伍分为了两半,一半儿武力高强的来了奉河参加春狩,一半儿文采斐然留在晋国京畿流连茶楼楚馆,完完全全地乐不思魏。

陛下楚韶驰认为魏人留恋晋地不思归,是大晋国力昌盛的表现。

故而他叮嘱鸿胪寺官员好生招待魏人,尽力满足对方一切要求,务必尽到地主之谊,使得对方无论在大晋住上多久,都始终觉得宾至如归不思返。

奉河之行,走走停停有月余。离开京畿之时尚是晚冬早春,如今回来,便已经是夹袄换单衣的暮春初夏了。

赵府寒门起家,靠科举跻身京畿上乘门楣。一年之计在于春,力学如力耕,探花郎出身的翰林学士赵鸿德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故而受春狩影响而延迟开办的赵府学堂重又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