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黄昏之时(第2/4页)

和马顺势接上玉藻的话:“这个应该是照着写乐的枪上的‘古文字’弄的。”

“写乐……”玉藻歪了歪头,“呃,手冢治虫的漫画?”

“对。”

玉藻立刻露骨的表现出自己对这龟背牌的鄙夷:“太不专业了,作为灵异爱好者也失格了。不懂弥生时代的符号,可以照着中国的甲骨文弄啊,至少像回事,或者用北欧的鲁恩符文也好。”

“那啥,用鲁恩符文也太不伦不类了吧?”

和马吐槽道。

太田神主插进对话:“等等你们在说什么?这个符号是照着漫画上画的?”

“是啊,完全外行人制作的东西……”和马忽然停下来,“等一下,这个温泉街有卖漫画周刊吗?”

“有啊,便利店会进货,但是只有游客会买。”

和马用戴手套的手拿起这片伪造的龟背牌:“这样的话,这个就不是当地居民搞的了,而且三眼神童是偏少年向的漫画,喜欢读的是年轻人……”

1981年的日本,漫画覆盖全年龄人口,坐地铁什么的经常能看到人拿着漫画杂志阅读。

日本漫画产业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做了市场细分,给少年看的漫画一般都刊登在各种周刊上,所以这些周刊往往冠以《周刊少年XXX》的名字。

而给青年人看的漫画,则放在月刊和半月刊上。

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少年向的漫画往往有着王道的热血系展开,强调热血友情和胜利,恋爱题材则基本是甜蜜青涩的美好青春童话,偶尔有点刑侦题材也一般是《柯南》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浅尝辄止的。

但青年向漫画就完全不同,题材涵盖的范围异常的广泛,既有《岛耕作》系列这种给成年人看的职场热血剧,也有《怪物》《医龙》这种直击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作品,涉及到恋爱的题材也充满了各种成年人世界的元素:劈腿、婚外情等等。

少年向漫画之后一般会改编成动画,而青年向一般会改成真人剧或者真人电影。直到2010年这点才开始有所改变,少年向的浪客剑心也改了真人电影,而青年向的交响情人梦则有动画片。

然而现在是1981年,少年漫和青年漫依然泾渭分明。

西装革履的成年人拿一本《周刊少年XXXX》在公司看,会被上司批太幼稚长不大。

反过来一个小孩子如果拿着青年向的月刊或者半月刊,那也会被家长大骂。

所以,制作这个龟背牌的,很可能是站在还能光明正大的看周刊XXXX的年龄尾巴上的大学生。

和马把目光从龟背牌上抬起,看着太田神主:“除了去年明治大学幻想生物研究会的那群学生之外,最近几年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年轻人团体来过吗?”

太田神主秒答:“还有你们啊。”

“除了我们。”

“那就没有了。年轻人肯定是更愿意去海边啊,去年我听渡边君说,很多大学同学都会去夏威夷度假。”

和马心想这不是废话么,能出得起明治大学学费的家庭,去个夏威夷度假多正常。

当然再有几年广场协议签订,日本进入泡沫时代,很多日本人会突然发现他们也去得起夏威夷了,那时候夏威夷到了旅游旺季全是日本人。

现在有很大把握可以确定,这个龟背牌是明治大学幻想生物研究会的那帮人的东西。

不过,对幻想生物有兴趣的人里,有一两个对古代占卜有兴趣也很正常?

和马放下龟背牌,对太田神主说:“这一盒东西,先由我们保管吧,今天时间太晚了,明天我上山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诶?你要调查?所以这果然……”

“不,我并没有怀疑这是他杀,我只是有些在意的地方想查一查。”和马打断了神主的话,同时把装这些零碎物件的盒子关上,拿着站起来,“那么我们就先告辞了。”

“好的,晚上睡个好觉。”神主也站起来。

和马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客厅,在玄关坐下换鞋。

神主跟了过来:“我就不送到神社门口了,两位下石阶的时候小心点,每年祭典都会有人在石阶上崴到脚。”

和马:“祭典什么时候开始?”

“一周后,明天旅游促进会和村公所的人就该来神社布置了,到时候神社的广场上会有很多小摊。”

和马挑了挑眉毛:“有很多小摊?怕不是整个温泉街的人都来摆摊了,那还有人来玩吗?难不成摊主们互相串门帮衬?”

“有游客啊。这几年的旅游推广,旺季的时候我们这儿人还是挺多的。”

“所以这个祭典果然是开始旅游推广之后才搞起来的吗?”和马一边问一边拿起第二只鞋子。

“不,以前也有啊,人没现在多就是了。以前的祭典附近几个村庄甚至镇上的人会过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