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穿针引线(第2/6页)

“花房隆志!你给我记着!”

……

就在不远处的房子二楼,花房隆志放下望远镜,哈哈大笑。

笑完他拿起脚边的罐装啤酒,和同样满脸笑容的若宫大辅碰杯。

“敬我们的好运!”花房隆志大声说,“敬我们的摇钱树,桐生和马!”

“桐生君长命百岁!”若宫大辅也合了一句,然后两人一起开怀畅饮。

喝空一罐酒之后,花房隆志忽然叹道:“真奇怪,本来我们是准备认真的追着桐生君做深入调查,重拾初心做调查记者的,怎么最后写出来的还是这种花边狗仔新闻呢?”

“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若宫大辅耸肩,“不过,我感觉这次我们跟到底,一定能整出来不输给那些正牌调查记者的深度报道。”

若宫大辅顿了顿,忽然口气一换:“不过到时候肯定会被主编说不务正业,然后强调‘我们杂志就是要下半身,下半身呢?’。”

花房隆志摆摆手:“这个简单,我们在正经的调查报道里,多写一些桐生君的花边不就完了。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写‘现代武士大名和他的后宫佳丽们’。

“正好现在大河剧看的人那么多,还流行剑豪小说。”

1980年前后,日本出现过一股“时代小说”的热潮,诞生了很多动辄三四十卷的剑豪小说。

日本的出版界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正经的小说出的时候用什么版型,定价多少都有“行规”。

去日本的书店看,很多小说的定价是一样的,都是1640日元,只有那些名气很大的比如村上春树才不按照这个定价。

但是1970年开始,以角川书店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出版企业,开始推出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文库本”。

于是日本出版业界就形成了新的行规,新的小说第一次出版那叫“单行本”,一般用A4判——这里判相当于中国的“XX开”,是出版时的形制。

小说单行本出了一年之后,再用“文库判”再出一次廉价版。

这其实就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小说家和出版社用这样的方法尽可能充分的收割读者。

到70年代末,开始出现一种根本不出单行本,直接走文库本的小说,这些小说价格低廉,充满感官刺激,被正经的小说家鄙视。

但是人家薄利多销赚得多。

现在花房隆志他们租的房子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小说,每一本的封面都是凶神恶煞的剑客和坦胸露乳的女人。

花房隆志“追热点”的时候喜欢带一本,这样平时打发时间可以看,去厕所还能撕了当厕纸。

花房隆志倒不会看不起写这些小说的人,毕竟他自己供职的周刊方春,也不比厕纸好多少。

现在聊到这些小说,花房隆志想起来了,忙拍了下打开一罐新啤酒的若宫大辅:“你拍照啊,这照片出来可有内容掰了。”

“只是和几个女生聊天,形成不了什么冲击啦。”若宫大辅说,“除非桐生君的‘正宫’这个时候出来,那就有戏看了。”

话音刚落,若宫大辅和花房隆志就同时看见一辆轿车出现在远处,直奔桐生道场门口。

“哦!来了!”

花房隆志兴奋起来,拿起望远镜,若宫大辅也赶忙回到照相机前,摆弄起新换的大块头镜头。

然而花房隆志却说:“别拍!是神宫寺家的女儿,这个别拍。”

若宫大辅:“可惜了,是南条家的小姐就好玩了。或者那个平民家的也成。”

……

神宫寺玉藻笑眯眯的看着和马面前的三个高中女生:“几位是想来学剑道吗?”

三个妹子盯着玉藻上下打量一番,又不约而同的看了眼她身后的车。

再开口的时候她们明显露了怯:“这个,我们是有兴趣,但是……”

“那里面请吧,先从体验入学开始好了。”神宫寺玉藻继续笑眯眯的说,“如果不好意思让桐生师父指导,我可以代劳哟。”

三个女孩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向玉藻鞠躬:“对不起,我们要上学去了!”

说完三人转身就跑。

和马高举手里的周刊方春:“等一下!你们杂志没拿走呢!”

话音刚落其中一个女孩嗖的一下冲回来,抢过杂志,啪的一下就跑了,很快啊。

和马挑了挑眉毛,扭头对玉藻说:“你不用把人吓跑吧,这都是收入啊,千代子又要念了。”

“你觉得这种女孩,拿得出一个月两万的学费吗?”玉藻反问。

和马挠挠头:“就算拿不出,体验入学一天的几千日元还是可以赚的嘛……”

和马说着看了眼放在玄关侧面“单车棚”下面的哈雷摩托。

和马要骑这摩托,得先考驾照,这个理所当然要钱的,要不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