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专题讲座(第2/3页)

刘院长自然也知道老阎,那可是稳坐省院第一把交椅的外科专家,省里就没有不知道他的。

当初老王只说陆则是裴正德的爱徒,没说陆则还有老阎那一重关系,刘院长听到老阎要推荐陆则去跟项目还有点惊讶。

不过陆则自己有事要回去,刘院长当然非常高兴:“那是该早点回去,有什么需要的材料只管找小李他们。”

陆则说:“谢谢院长。”

陆则很快和李医生说了要回去的事。

李医生早就知道陆则不可能久留,听陆则说要走也不意外,爽快地帮陆则把该填的材料填完。

到了晚上,李医生亲自整治好一桌子菜,邀几个相熟的同事过来一起给陆则践行。

葛医生也过来了。

有怀孕的女同事在,葛医生难得没抽烟也没劝酒,只在合力扫荡完李医生做的菜后敬了陆则一杯,竖起大拇指夸陆则:“好小伙,你是好样的。”

陆则笑了笑,和他喝了小半杯。

葛医生带着点酒气回了家,妻子正在捣鼓挂烫机,见他回来了,不高兴地唠叨起来:“又喝酒,不是抽烟就是喝酒!年纪也不小了,还是当医生的,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葛医生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仰躺着看向斑驳的天花板。

他一个野路子出身的,能在医院混到编制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惜当初他为了弄个学历拿编制把家里都掏空了,女儿只能辍学去供养儿子念书,儿子知道姐姐辍学的原因后炸了,出去县里念完高中就再也不回家。

现在他们夫妻俩都有工资,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儿女都不愿回来,逢年过节难免会觉得太冷清。

妻子见葛医生没动静,放好挂烫机走过去问:“你怎么了?”

“没什么,前些天不是和你说过那个见习生吗?他要走了。”葛医生说,“年轻真好啊,那是个好小伙。说起来,咱儿子也和他一样大了吧?”

“你不是说他才二十吗?他比咱儿子小多了,这你都记不清了?”妻子提起儿子,也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只静静地握着丈夫的手。

一双儿女是自己生的,哪能不牵挂?只是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左右其他人家的小孩也是一年到头只回家一两天,见得着见不着又有什么区别?

儿女有怨恨他们自私没用很正常,但当时丈夫也才三十多岁,难道要他放弃当医生?没了工作,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提什么读书?

怪只怪丈夫年轻时手指太疏,留不住钱,他那些朋友又是没良心的,连借点钱周转都不肯。当时掏出的那笔钱已经是他们求爷爷告奶奶求来的了,攒了两三年才还上。

既然他们不愿回来,她也当没生过他们就是了,反正也不指着他们养老。

夫妻俩双手交握,对着空荡荡的屋子静坐良久,才该洗澡的洗澡、该收拾的收拾。

……

陆则结束完聚餐,洗完澡,照常点开社交软件完成日常社交任务。

几乎是他戳开微信的一瞬间,裴舒窈的消息就发了过来:“我们后天走,听爸爸说你的见习也要结束了,要不要坐我们的车回市区?我们车上还有挺多空位。”

有顺风车坐,陆则当然不会拒绝,爽快地回了个“好”字。

裴舒窈也没再说话。

陆则给亲朋好友们点了个赞,又去答复了一些专业问题才躺下睡觉。

第二天大伙都知道他要走了,他一大早跟着李医生去查房时被不少病人要求合照,说是以后可能再也见不着了,让他别拒绝。

李医生大方地放陆则自由活动,让他和认识的病人们也告个别。

李医生都这么表态了,陆则也没再无情拒绝,和好几个病人合了影。

到中午吃过午饭,刘倩她们也不舍地想拉他去外面的绿化带拍几张合照。

陆则一一满足了她们的要求。

到最后,李医生和葛医生也过来分别和他合了影。

第二天一早,李医生等人要照常开始一天的工作,陆则早早收拾好行李到医院侧门等考古专家们坐的车来接。

该道别的都已经道别过了,陆则没让任何人放下工作来送他。

不一会,一辆大巴出现在陆则眼前,裴舒窈坐在靠窗的位置和他招手。

陆则拎着行李上车,礼貌地和车上的其他人打了招呼,才走到裴舒窈身边的位置旁把行李放好。

裴舒窈等陆则坐下后才问:“去首都的机票买了吗?”

陆则说:“还没,准备先回去把材料交了再看看什么时候出发。”

裴舒窈说:“我们过两天也要去首都,不如一起去?”

陆则没意见,虽然路上的时间可以用来补眠或看书,但有个可以聊天的小伙伴也不错。

他拿出手机查了下价格,直接把机票钱转给裴舒窈。至于身份证号码之类的就不用给了,裴舒窈那边肯定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