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3/3页)

原来,李素是选了一个“标准马”,按照“定滑轮拖挽起吊拉力一千汉斤”的输出功率,定为“一马力”。

因为后世的“马力”标准是735瓦,也就是“用735牛的力拉住一个物体、每秒移动一米”。

牛顿的概念古代比较难算,折算成“公斤力”,就大约是拉着75公斤重的东西、每秒起吊一米。

现在既然这些单位都是先在东方出现了,李素也无需顾及那些还没出现的西方单位。

但他也不希望“马力”这个算法未来变得太复杂,或者跟原本历史上的马力大小明显差距太大、名不副实。

所以他结合自己早年和诸葛亮造的水车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日常工业应用,估了这个新物理量。

李素定义“凡是通过没有省力的定滑轮,拉起2000汉斤重的东西、每息(秒)拉起1汉尺距离”,这个做功速度就是“一马力”。

换算下来,2000汉斤大约是450公斤,1汉尺是现代0.23米,折算下来略微超过一千瓦。

所以李素的马力比现代的马力高了大约一半,可以近似理解为“千瓦”。

刘巴按照这个单位,定“一马力一年两千钱”的税,他自己觉得是挺合理的,因为你让一个大活人来做这些力气活的话,一个人一年也要交折合一千八百钱的税。

可活人的成本远不止缴税,活人自己还要吃饭要拿工钱呢——就好比后世企业雇佣工人,社保和所得税的成本占工资的40%就算很良心的守法企业了。税都一千八了,一个工人一年的工钱不得值四千钱?

(注:四千钱一年并不多,折合13石粮食。一个壮丁如果给人做佃农,有足够的田种,一年下来结余归自己的粮食应该是超过13石的。

当时的工人是“连当佃农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的人才去当。佃农不算彻底无产,好歹还有个永佃权,工人才是绝对无产,想租田种都没得租、租不到。)

现在李司空定的“标准马”可是比普通马力气速度大了好几成,现实生活中几乎相当于一匹半马的干活能力了。

而马的力气又比人大那么多,干体力活的时候,刘巴测试过,一马力的水车顶四五个壮劳力都行。五马力的水车就是二十几个壮汉的人力。

毕竟比力气,机械力当然比肉身强太多了,哪怕没有蒸汽机只有水力,也是很夸张的。

工场主用“机器马”干体力活,省了多少成本,才交近似于一个工人个人税的工业税,不应该嘛?

刘备越想越有道理,真踏马怎么给伯雅想出这种巧立名目的搜刮理由的。

换个其他的文官来操办,哪怕想到了要收工商税,哪怕原则上搞定了变法的阻力。但真到了实施环节,对于具体计征算法怕依然是无从下手。

李素自己也知道,这就是他和王安石最大的区别——在宋神宗活着的时候,王安石也得到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可他变的结果呢?文人不会算账,不懂人性钻空子,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团乱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