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页)

云舟惊讶的抬起头,清澈的双眸猛地睁大,“!我没有说过——唔。”又被吻住了。

几分钟后,他喘息着将手臂搭在男人宽厚的肩膀上,微微张开唇接纳着对方,算了,就当帮大帝锻炼吻技吧。

**

为期一个月的寒假很快过去,云舟也返回了学校。

“小舟舟,哎呦,可想死我了。大少、一凡,你们终于回来了。”洪海冲上去想要给大家一个熊抱,看到徐泽浑身散发的冷气又撤了回来,开心的叫了一声,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

上次和舍友们一起去乡下收货,不仅没花钱,还带了很多物件回去,让他老爸和掌柜看了,真品率很高,为店里挣了不少生意。

这个寒假洪海可过得太舒坦了,每天睡到自然醒,没事就去古玩店逛逛,连平时爱叨叨的老妈也破天荒的没说什么,任他躺在家里发霉。

就是过年胖了十斤,得减肥了。洪海摸了摸自己又粗了一圈的腰,默默叹了口气。

刚开学的课程让一众人很不适应,在家里懒散惯了,要调整生物钟实在太难。而且天真的太冷了,早上闹钟响四五遍都起不来,就连徐泽都放弃了早上的晨练,改成了晚上去跑步。

云舟即使在假期也保持着健康的作息,因此在闹钟响第一声的时候就睁开了眼睛,花30秒适应外面的温度,然后很快穿衣服起床,令洪海敬佩不已。

他也听到了闹钟响,然后每次都告诉自己再睡五分钟,这一睡就睡到了快上课,只能苦着脸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不甘不愿的去教室。

云舟除了上课之外,剩余的时间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里,继续抱着冯大师的自传和其他专业知识研究。

经过上次去乡下收货以及去参观杜老爷子的藏品,他感觉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太过薄弱,需要细细研究,争取做到融会贯通。

周末回家,云舟开始在冯大师的指导下学习瓷器修复的补配,就是对瓷器残缺的部位进行补足,属于比较难的一个步骤。

现在他拿在手中的是一件已经粘连好裂缝的、明万历年制的青花龙纹大盘,之前购买大批碎瓷片的时候尝试着拼接过,只是盘子的边缘部分缺了比矿泉水瓶盖还要大的缺口,至今还未处理。

这样大小的残缺对于冯大师这样的修复大师来说很容易补足,直接用修复材料补上就行,因为他对瓷器接触的多、经验丰富,任何弧度都能把控得极为精准。

但对于云舟这个新手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冯大师:“先做模具吧。”

做模具就是将缺口部分的弧度拓印出来,可以用橡皮泥、石蜡这种软化后成型的材料,当然最常用的是医用红色打样膏。

云舟将两块红色打样膏用热水泡软,把它压在青花大盘完好的边缘处,如橡皮泥一般复刻出弧度和纹理。

待它干透成形之后,用牛角刀刮掉多余的部分,这样缺损部位的模具便做好了,到时候只要在模具上补配即可。

云舟把模具放在缺失的边缘处,用白布带紧紧绑住固定好,确保弧度没有误差后,开始调制补配材料。

一般的瓷器修复大师都是用石膏粉与超能胶混合的材料补配,但是石膏保存的时间有限,可能几十年后就会开裂,因此冯大师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良,确保修补出来的部分与原本瓷器尽可能一致,从而达到完美修复。

“根据我说的比例混合,补牙粉半份、细瓷土一份、天然生漆半份……加水两份,搅拌均匀,千万不能出现气泡。”

云舟按照比例调制好修复材料,用工具刀将其涂在模具上。但是涂的时候很容易涂出模具的范围,这就需要刮掉多余的部分。

“太少了,再多一点,边缘部分都要涂到。”

“涂得不均匀,左边再涂一层。”

“可以了,拿吹风机吹干,修一修多出的部分,把模具拆下来。”

云舟吹干后解开白布带,拿下了模具。

但是修补后的部分一点都不平整,必须要用牛角刀一直修。这里刮掉一点,那里刮去一丝,修的时候不小心多挖掉一点,就要重新补上,还要维持弧度的平整,十分耗费精力。

“不着急,慢慢来,这就是个精细活,必须补得不能多也不能少,做到分毫不差,与其他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否则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好的,冯大师。”云舟深吸一口气,用牛角刀沿着边缘一直刮,感觉手指都不是自己的了。

他莫名想到了雕塑,他目前的制作虽然远远比不上雕塑那么复杂,却也是在为缺失的部分塑形。

等到不知道修了多少次,终于把弧度和表面修得比较平整,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刮腻子,使其达到如釉面般光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