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6页)

至于胸部及腹部的羽毛则为浅蓝,似天空一样的颜色,并不浓郁,带着一点毛绒绒的感觉,分外好看。

店主显然也十分得意,笑着道:“这两对是我们家的招牌,绿色的前两天就被预定了,只剩下那对蓝色的。”

虎皮鹦鹉本来是比较便宜的品种,但是毛色鲜亮者的价格同样不低,这就要看配对和饲养的本事了。

店主敢说在整个花鸟市场,他们家虎皮的毛色绝对是最漂亮的。

两人走到门口凑近了看,于馨兰是被这对毛色鲜亮活泼的鹦鹉吸引了,而云舟的目光则放在了那对鸟食罐上,眼中划过一抹惊讶。

和目前现代的自动喂食器不同,那是一对高约三四厘米的鸟食罐,表面散发着青色的温润光泽,有莲瓣纹从圆形底部一圈圈的向上蔓延,口沿处有些微的磨损痕迹,造型精致小巧,带着年代的古朴质感。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

店主见他的目光扫过那对鸟食罐,‘哦’了一声:“这是我上次在收拾房子的时候,在某个夹角旮旯的地方找着的。

我看着挺好看,颜色也正配这对鹦鹉,就给放上了,要是觉得不方便可以换成那种自动喂食的。”

“没关系,蛮好看的。”云舟移开目光,无视小玉龙支棱起来的龙角和奶声奶气的嗷呜声,“妈,我们就买这对蓝色的吧。”

于馨兰也很喜欢这对虎皮鹦鹉,没有什么异议。

店主见生意促成,笑着道:“看中这对了是吧,好咧。

我给你配成一套,笼子、鸟窝、秋千、常用的药丸,鸟食先拿两个月的吧……我算算,一共是1500。”

云舟很爽快的付了钱,店主看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眉眼也舒展开来。

很少能碰到这样不纠结的顾客了,一点价都没讲,要是每次碰到的都是这样的顾客就好了。

“慢走啊,下次再来。”

店主笑着招呼两人,还不知道自己把宝贝卖出去了,整个店铺的鸟加起来也没有这对鸟食罐贵。

云舟一手提着鸟笼,一手提着鸟食,在确定店主已经回去之后,又在隔了两个店铺的地方单独买了一套自动喂食器和喂水器。

为了不引人注目,还特地多买了两袋鸟食,反正这种东西不嫌多。

等出了大厦上了车,于馨兰才扭头问道:“舟舟,你怎么又买了一套喂食器?要是觉得不方便,大可以让他换下来,我看那对鸟食罐也不怎么好看。”

云舟坐在私家车后座,打开笼子把那对袖珍小巧的鸟食罐拿出来,闻言笑着道:“妈,我猜测这对鸟食罐可能是宋代的青瓷,明天要去找杜爷爷证实一下,我们先回家。”

“宋代的…瓷器,天啊,这么凑巧?!”

于馨兰从后视镜里看了儿子一眼,眼中闪过惊异,这么一对不起眼的鸟食罐竟然是宋代瓷器?儿子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

不过想起最近的欠款、新买的房子全都是古玩所带来的,她又觉得理所应当。

她将车子停在了路边:“舟舟,我自己回去就行了。你直接去找杜老吧,古玩街和花鸟市场离得这么近,没必要再折腾了。”

“…也行。”云舟本来打算明天过来的,不过那样的话又要花费半天的时间,下午还要赶回学校,时间比较紧张。

不如今天就去拜会一下杜爷爷,明天好好在家里陪着母亲。

“对了,妈,鸟食等我回来拿,太沉了,你拿不动。”

“放心吧,有电梯。”于馨兰从两个月前就觉得儿子对她有些保护过度。真的没有必要,她又不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人,这点重量算不了什么。

云舟目送着车辆离开,一手拿着一只小巧的鸟食罐走向珍宝阁。

小玉龙早在他第一次接触瓷器的时候,便张开嘴将上面的灵气尽数吸走,身上的鳞片又亮起了两排之多,银光闪耀,烨烨生辉。

看到小玉龙的表现,云舟对于自己的判断又坚定了几分: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对 ‘南宋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鸟食罐’。

华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上自宫廷内苑,下涉文人雅士、平头百姓等,都以养鸟为乐。

常言道:“武将养画眉,文人养绣眼,太太小姐养鹦鹉,公子养百灵。”这足以说明养鸟之风遍布了各个阶层及身份地位,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休闲方式。

史书曾有记载,唐代杨贵妃就喜饲鹦鹉。

因养鸟而制作鸟笼,由鸟笼而衍生的如站圈、站杠、笼罩、食罐等等几乎成了一个系列。

其中鸟食罐作为盛食器的一种,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是非常讲究的一款。

华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人们常用的碗均以瓷碗为主,鸟食罐作为宠物食具同样享受了良好的待遇,各种形状,各种纹饰,至今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