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除了铜钱之外,铁盒子里还有三枚银光闪闪的袁大头和几张邮票。

他对于邮票云舟没有研究,但是袁大头可并不陌生。

‘袁大头’指的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在位时期铸造的银元,俗称为‘袁大头’,严格来讲叫做“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有各种不同的版本。

袁世凯即位大总统之时,中国社会百废待兴。

而袁世凯银元的出现,不仅统一了全国币制,更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情绪,这套银币逐渐取代了前清的银币,在历史上取到了改革币制的伟大壮举,因此民国三年袁大头的收藏价值巨大。

目前在云舟手中的三枚为均为‘袁大头三年甘肃长缨版’,由甘肃省铸造,钱币刻画精美,很受收藏家喜爱。

这枚银元的正面为袁世凯的头像,上书‘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背面嘉禾面写着‘壹圆’,最明显的特征是背面嘉禾面右下方五点方向有一段缨带比普通的要长,并且与另一片嘉禾相连,缨带是左边细右边粗,整体比较平滑,并没有可以改刻的感觉,存世量较少。③

铁盒里的三枚袁大头都保存得十分完整,用塑料壳包着,笔画和图样清晰,是难得的极美品,一枚应该在几千元左右,三枚不会低于一万元。

云舟轻轻呼出一口气,这些钱币虽然无法还清几十万的债务,但聊胜于无,至少还清欠款的希望又多了一分。

正要把铜币放回盒子里,左腕处突然闪过一抹白光,一条只有十公分长、拇指粗细的玉龙凭空出现在他的手腕上。

玉龙通体莹白,龙身上的鳞片纤毫毕现,色泽如上好的和田白玉一般,龙首昂起、龙尾卷曲,灵动非常,袖珍可爱。

玉龙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似乎刚刚睡醒,看到云舟手边的古钱币眼前一亮,对着它们猛地吸了一口。

云舟分明看到有数道白色的灵气从钱币中钻出,飘入了玉龙大张的嘴巴里。后者砸了砸嘴,有几枚龙鳞瞬间亮了起来,变成了颜色更深的银色,看起来格外显眼。

吸收完毕,玉龙用尾巴虚虚卷住了他的手腕,奶声奶气的嗷呜了一声,瞬间又消失在了云舟的手腕上,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云舟:……这到底是什么?

不过看着倒是蛮可爱的。

小小的一只,色泽莹白透亮,鳞片冰冰凉凉的,四只龙爪还没有他的指甲盖大,让人看着就想摸一把。

云舟小时候养过不少小动物,碰到龙这还是第一次。

可惜很快就不见了。

他又检查了一下钱币,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手腕也没有什么动静,只得作罢。

**

云舟再次来到了古玩市场。

这时候刚过中午,日光越发毒辣,照在皮肤上带来一种灼热的刺痛感,在烈日下晒久了恐怕要脱去一层皮。

市场上的人比上午少了一半,摊贩们同样汗流浃背,各个扇着扇子或拿着小电扇对着吹,有的则奄奄一息地坐在阴凉处,咕咚咕咚地往嘴里灌着矿泉水。

此时见到一位衣着普通的少年从摊位路过,他们连招呼的心思都没有。一看装扮就是买不起的,天气这么热,唉,还是省点口舌等着下一位有钱人吧。

云舟走在炽热的阳光下,明明烈日当空却感觉不到一丝炎热,身上更是连一滴汗也没有出,十分清爽。

他目前手里还缺一枚顺治通宝就能凑成五套五帝钱,于是他在各个摊位上来回扫视着,看到有摆放着铜钱的才会驻足停留。

普通的铜币大多不值钱,尤其像康熙通宝、乾隆通宝这种发行量很大的,被摊贩们随意地摆放在纸盒里,锈迹斑斑,有的连字样都看不清,还有很多假货。

云舟走走停停一连看了好几个摊位,终于找到了一枚品相尚可的顺治通宝。

这枚顺治通宝表面有一层浅浅的绿锈,是出土的铜钱。

虽然比不上传世黄亮品,但钱文清晰,锈迹不影响钱币本身的观赏性,可以和其他的五帝钱凑成一套。

云舟问了问价格,摊贩见眼前的少年面嫩,眼珠子一转,伸出五根手指:“一口价五百,少了不卖!”

接着猛喝了几口水,开始滔滔不绝地吹嘘起来:“小兄弟,这可不是一般的顺治通宝,而是母钱!你知道什么是母钱吗?就是打样的第一版,以后所有的钱币都是根据母钱制造。母钱打样之后一般都要销毁的,存世量特别稀少。

摊贩拼命扇着扇子:“说实话,五百我都觉得亏了。不过大热天的做个买卖也不容易,这次便宜卖给你得了,就当交个朋友。”

云舟摩挲着铜钱轻轻一笑,眉眼舒展,腮边露出了两个浅浅的梨涡,看得摊贩一愣。

这年轻人长可得真好,大热天一点都没有晒黑,皮肤比很多小姑娘还要白,难道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来体验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