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十四个故事(第3/4页)

纵观历史,各种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原因都无外乎如此。宋徽宗作为帝王其实性格真的很好,不独断乾坤,也没有很多帝王都有的通病——多疑猜忌,但为什么后人提起他都认为北宋亡于他手,认为他是昏君,却是千古第一画帝呢!

自然是宋徽宗无心政务,将政务全权交给他宠幸的宦官以及信任大臣的缘故!

说来明之一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也是个无心于政务的皇帝,可明朝为什么没有亡于他手呢?仔细想想,差别只在于为他们做事办差的大臣。讲真,宋徽宗这货挑选执政大臣的眼光真的挺有问题,标准的只看颜值才学,不看品德。

可以说能站在朝堂之上,并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大臣长得都挺不错。如今已经及冠的季言之,他的相貌更是出类拔萃,鲜有人抵。而且托好相貌的福,即使季言之为相多年,办乐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人们首先注意到的还是他世间少有的好相貌。

这看脸忽略他本身才干的事,真的让季言之郁闷无比,不止一次的想发出呐喊,劳资是靠才华上位的,不是靠颜值啊!

扯远了,总之在季言之准备颁布降低农税,提高商业税的时候,出了一点点‘意外’。严肃的说,用意外来形容辽人马植夜投献灭辽之策的事并不恰当,但不可否认,辽人马植的出现,还是稍微打断了季言之关于未来的布局。

季言之稍微调整,就和蔡攸一起见了马植。

马植见了深受宋徽宗信任,权倾朝野的首相、次相,和历史上通过童贯举荐,面见宋徽宗时所说的话一模一样,都是不打丝毫含糊的献计让宋派遣使臣自登州、莱州渡海到辽东与日益强盛的女真结盟,共举灭辽大计…

蔡攸听了此献计久久不语,显然在思索利弊…

季言之听了却是满满嘲笑:“你真是辽人?”

马植心一惊,故作不解的问:“西门大人此话何解?可是植之献计不妥?”

“不妥?肯定是不妥,而且是大大的不妥!”季言之收了嘲讽,声音却更显冷冽的道:“我大宋想灭辽,为何非要和女真结盟?先不说蛮夷之徒会不会背信弃义的撕毁盟约,就算蛮夷之徒守信,单凭我大宋就能灭了辽国,夺回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洲,要他女真何用,要来分割利益吗!”

历史上宋徽宗信了马植的话,和女真结盟,结果的的确确是一起灭了辽国,但转头女真就撕毁了合约,转而攻打大宋,靖康之耻就此爆发…

所以了解这段历史的季言之先前才有此一说,问马植真的是辽人,而不是女真的神队友?

回过神的蔡攸显然也想通其中的某些不对劲。

他看了季言之一眼,见季言之脸上有笑,却隐含着杀意,自己那分杀马植而后快的心也越胜...

“来人压下去,严刑拷打,务必查出其幕后主谋是谁!”

蔡攸下了命令,着差人将马植押下刑部大牢后,才转而问季言之:“庆弟何时看出问题的?”

季言之白了蔡攸一眼,只简略的反问了蔡攸一句:“大宋如今在陛下英明善用人之下越发的强盛,灭辽何需与女真共襄?”

这显然是一个好反问,至少善于脑补如蔡攸就从中看出了好多问题。

蔡攸顿了顿,问道:“灭辽之事,怕是要尽快纳上章程了,不然怕是要被女真人钻空子!”

“放心,由本相执政的朝廷,可不是那么好钻空子的。不过大头哥你说得对,现在的确该好好的研究一下灭辽大计了!”

季言之变化了一下坐姿,改正坐侧坐,看起来随意而慵懒,却依然仿佛全身都渡了一层光。

“大头兄,你说如果我要鼓动陛下御驾亲征,成功机率几何?”

“旁人或许一层,但是你嘛……”蔡攸看了一眼始终含笑如春风拂面的季言之,感慨异常的道:“听说庆弟最近和着陛下创立了一个门派叫逍遥派,庆弟为掌门,陛下为长老。为兄不知是否有幸知逍遥派如何能称逍遥二字…”

“最近汴京来了一位自称师出龙虎山的道士,与陛下在宫外相遇,取巧得了陛下的好感……”季言之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哭笑不得的继续道:“陛下信了他的邪,认定自己最近精神时有不济,是因为没修道的缘故?所以…”

严重怀疑宋徽宗是那啥用多了,才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的季言之双手一摊,故作无可奈何的道:“为了避免咱们天真无邪的皇帝陛下被人当傻子一样糊弄,我也只能选择说动陛下,自我创建一个门派出来玩了!”

季言之真的真的没打算在这方位面也创立逍遥派的,只是事赶事儿,季言之只要一想起宋徽宗崇尚道教后,干出的那一系列的蠢事,就脑壳疼外加心累,还有一万句的‘娘希匹’想讲,他为帝时虽说也经常率性而为,但讲真,也没像宋徽宗这般任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