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风云起(六)(第2/3页)

“为师错了,”支修又叹了口气,“幸亏你当年没跟我走剑道,要不然可能都筑不了基。”

这话轻轻触动了过往光阴,有那么一瞬间,奚平出了神。

筑不了基,他可能就一直下不了山,只能在师父跟前做个捣蛋的小弟子,没事崩一下雪山,逢年过节下凡回家看看,两头带土特产。

上有师尊,他可能就一辈子也长不大了,在飞琼峰上混上两百年,寿数尽了,再平平静静地走。到时候师父大概会像养死了只猫狗一样难过一阵子,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峰主活到这把年纪,早也看开了,生前既然互相对得起,死别也没有什么不能释然。或许师父突然寂寞了,于剑道上还能再往前走一步,按部就班地过几百年,也照样能蝉蜕。

世间云谲波诡,与他奚平何碍?

那会是多么蒙昧、又多么无忧无虑的一生啊。

奚平笑了:“说的呢,真可惜。”

可惜阴差阳错,他已经见过了天地、当过了众生,化外的永明火传到他手里了。

支修只一愣,就听懂了他的意思,沉默片刻,他故作轻松地说道:“算了,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实在不行……啧,实在不行等我出关,再往你经脉里存两剑,让你拿出去唬人得了……唉,士庸啊,你还不如是块朽木呢,剑一道,不开窍的朽木也比跳蚤强。”

奚平接话极快:“是啊师父,司命一道,不开窍的朽木也比……嘶,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照庭揍完他,安静了下来,支修分出来的神识回了飞琼峰。

风刀与霜剑同时向他压了过来,他早有准备,一道无惧神魔的剑气直冲上天,第不知几千几万次地硬扛了回去。

长老们以为他在参悟天地之意,其实他早悟完了。

天道的意志清晰无比,只要他妥协,照庭就会变成定山河的锥,当年被照庭勉强续上的金平龙脉从此再不会动荡。

他道心圆满,太上忘情,与灵山心意相通,会将所有该放下的东西都放下。

他将不再惦记百乱之地,也不再意难平。

搅起东海之祸的周氏终归会走向衰落,各地“邪祟”迟早被镇压。到时候他听见“邪祟”二字,就会本能地闪过杀意,照庭会动,尽管他理智上知道邪祟也未必都十恶不赦……但洪水也不邪恶,地震也非处心积虑,疫病蚕食人身,也不过出于本能,不恶也得治,那就是灵山的本能。

他会成为新的“圣人”。

北坡悬崖传来来自灵山深处的回响:有什么不好?

有什么不好?

“呜”一声长刃破空,支修再次将无处不在的天道意志劈开了条缝隙。

但他的小弟子会失望。

为什么总去看奚士庸呢?

支修其实早看出那小子心念太杂,不是学剑的料,当然也不是怕丢人——反正小崽子早把他的脸丢尽了。

只是……传说中的支将军也是凡人,也会软弱,如果没有这个道走不驯的弟子,他或许早就妥协了。是来自后辈的压力生生地将他架在这里,让他做任何选择之前,都要仔细掂量:有个没道心的孩子在以他为标尺,他配不配?

那是他身后的灯。

他还没死,还要给后人看看,一届凡人究竟能在“从来如此”的世道中走多远。

如果邪祟不能升灵的铁律都能被打破,那么这密不透风的天,到底还能不能再裂开一寸……

堂堂剑修,总不好输给一个以柔弱著称的炼器道吧?

万钧的压力加诸照庭,那虽薄了一分、却经过了化外炉淬炼的补天之剑长啸,比之前锋芒更盛的剑气划而出,将雪山撞出一条裂口。

剑修一时耗尽力气,再次蛰伏……而雪山的裂口处,伸出了一根脆弱的嫩芽。

主峰上,端睿大长公主忽然睁开眼,感觉劫钟颤动了一下。

她侧耳听了片刻,面无表情地抬起头,一道冰冷的灵气打了出去,按住了将响未响的劫钟。片刻,劫钟的震颤平息下去,她又像无事发生一样抽回手,捏了一封问天:周楹是我周氏嫡系子弟,可入我门,记入碧潭峰门下。碧潭峰不收男子,但他常年在外门,如需闭关进修,令其自行前往潜修寺即可。

西大陆的腾云蛟“呜”一声长吟,车头下了雨,车尾还是艳阳天,长龙似的列车穿过那一小块雨幕,头顶呼出滚滚的烟,冲进路两侧雨林里。

奚平一睁眼,腾云蛟碾过铁轨缝隙的“咣当”声立刻充斥进整个车厢,被升灵气息隔绝的凡俗世界一下回到身边。

赵檎丹倏地清醒,掌中一把灵石已经全化成了粉。

她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来,就听奚平说道:“快到了。”

一刻后,他们来到了凌云山下的一个小镇,名叫“泉城”,不大。

因为再往前就是凌云山了,闲杂人等免进,小镇边陲有降龙骑岗哨,镇山大阵的边界距离泉城不到六十里,此地已经能感觉到灵山隐约的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