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声音(第2/3页)

在池青突然提起‘刘美娟’之前,这个人物警方并没有怎么关注,她和案件看起来毫不相关,退到观察室里的刑警说:“他有反应,仔细盯着,另外现在就去查查刘美娟和他之间的关系。”

但男人只露出一秒破绽,很快又恢复原来的表情:“我跟她……不是很熟。”

池青:“刚才问你那么多都不解释,偏偏提到她就说了。”

“……”

池青:“她和她丈夫的关系怎么样?”

男人:“我不清楚。”

“不清楚,那就是不怎么好,”解临说,“像他这种生意人,就算家庭相处不和睦,表面上也会粉饰太平,不会透露给下属。如果你真的不了解,你会说关系应该不错,但是你却说不清楚。”

“…………”

两个人坐在对面,你一言我一句,像在玩混合双打,男人额角很快开始冒汗。

池青扫了一眼男人压在桌上的袖口,袖口处有缝补过的痕迹,上下接缝的针法很特别:“衣服什么时候破的?”

男人:“上周……”

解临紧接着说:“缝衣服的人手艺不错。”

男人看了一眼衣袖袖口:“路边随便找家店缝补的。”

资料上,死者身上那件西服扣上也有同样的缝补痕迹。

在无数失真的声音里有一句:【……那是娟娟给我补的。】

【他就是个畜生,喝醉酒就喜欢动手打娟娟,她问我想不想和她在一起,她让我帮帮她,说她有一个办法……】

池青垂着眼:“挺巧的,你和你老板找了同一家店。”

这起案子,如果凶手和死者老婆有牵扯,那么案件性质就完全变了,刘美娟的个人资料很快被调出来,观察室里有人说:“找到了,刘美娟的个人资料里有一点很奇怪,她在去年给丈夫买过一份巨额保险。”

“这起案件……刘美娟很有可能参与了。”

“甚至找不到的凶器很可能就在刘美娟手里,为的就是阻止我们给他定罪。”

聊完案子,几人通过透明玻璃去看审讯室里并肩坐着的两位顾问,尤其是新来的那位——如果说解临早上把人带过来的时候他们还有所疑虑的话,经过这短短几分钟,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新想法:总局又来了一个怪物。

原以为有解临这个十几岁当上顾问的人已经够离谱,现在多了一位希望和人保持两米距离的池姓手套先生。

有人自言自语说:“解顾问从哪儿挖来的这么一个人……”

池青审完一个就烦了,他也不方便提得太具体,毕竟有些内容没有事实根据,把读到的内容以隐晦的方式提点出来之后,后续搜查交由专业人员去做。

他坐在那拿出手机看眼时间,看到一堆未读。

发件人季鸣锐。

-我今天吃了一口瓜。

-没想到主人公竟然就是我的好兄弟。

-你什么时候跑总局去了。

-……

池青摘下一只手套回季鸣锐消息,手指触及到屏幕却发现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归结为两个字:意外。

-?

季鸣锐没有多做纠结,因为这两个词条关联起来并不突兀。

连边上苏晓兰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只是平静地“哦”了一下:“挺合适的,当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感觉像同行,你说不是我还惊讶来着。”

于是季鸣锐又发:

-也挺好,转行是明智的。

-我当初就说过,你绝对选错专业了,干什么也不能跑去学表演啊。

池青看完这两条消息之后没有再回。

他摘下手套之后习惯性去看解临的手,解临还在留意案件进展,桌面上摆了两份资料,池青瞥见一眼,最上面那份是薛梅邻居的口供,寸头那天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录在资料里。

[我一直在偷窥她。]

[她男朋友来的频率很高……]

解临余光扫到池青的手,心照不宣,也习惯性地摊开手掌,掌心向着他,方便他碰。

池青问:“口供有问题吗。”

解临反复扫过几眼,说:“说不上来,总觉得哪儿不对。”

“薛梅男朋友之前审过几次?”解临又问其他人。

“审过一次,他当时确实在外地旅游。”

“后来没再问过?”

“没有,”那人回,“因为他没有作案嫌疑,也有不在场证明。”

“让他有时间再来一趟,”解临合上寸头的口供资料,将资料缓缓推向他们,“……结合这份口供,再问详细点。”

池青当了一天助理,烦的时候就在桌底下偷偷戳解临的手,虽然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倒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他在心理盘算了一下时间,从酒吧至今过去快一个月时间,按照以往的经验,失控的情况可能也快恢复了。

但具体是什么时候,会不会比上一次失控的时间更久……他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