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页)

钟应知道自己全盘托出并不合适。

但他顾不得许多,说道:“木兰琵琶对楚书铭先生、郑婉清女士非常重要,如果您和您的姐姐有什么困难,我们愿意帮你们解决……”

“怎么解决?”

楚慕打断了他的话,脸上尽是讥诮的笑意。

“你是能找弗利斯把雄蕊琵琶给我,还是能告诉我姐,放弃遗产继承权,把雄蕊琵琶给我?”

他句句都是为了那把一千万欧的雄蕊琵琶。

钟应愣了愣,解释道:“弗利斯先生已经同意将琵琶交给我,用在纪念毛特豪森集中营解放的音乐会上。如果您想见它,我可以立刻带您去。”

“我不是想见它。”

楚慕看钟应的视线,就像在看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儿,眼神里带着探究、无奈。

“那把琵琶对我来说很重要,可也没有那么重要。你们想用它弹曲就弹曲,想用它办音乐会就办音乐会,跟我没关系。”

他说着,转头仰视墙上那把雌蕊琵琶,透着沉淀于岁月之中晦暗不明的沧桑。

“我只是觉得,一千万欧啊……”

楚慕叹息一声,倏尔哼笑出声,似乎透过这把雌蕊,看到了那把雄蕊。

“这琵琶也配?”

楚慕说话不留情面,出乎钟应预料。

然而,小朋友还没能想出和他好好沟通的办法,就被对方一句“我要关门了”赶了出去。

那位傲慢恣意的乐器行楚老板,根本不愿意再听他讲关于楚书铭、关于遗音雅社的事情。

钟应也算面对过不少脾气怪异的陌生人,却没遇到过这种内里温柔又说话无情的家伙。

倒是……

倒是有点像外冷内热的厉劲秋了。

钟应赶着时间,去艺术乐团找到了师父。

纪念音乐会还没开始排练,他有充分的时间,把楚慕的事情告诉樊成云。

他还把自己的猜测一同说了出来。

“师父,楚老板好像有证据证明他的姐姐没病,然后那个戈德罗喜欢赌博。”

一旦涉赌,家庭关系就会变得极其恐怖和微妙。

钟应神色沉重的说:“他的姐姐是不是为了还赌债,才把木兰琵琶拿出来卖的?所以……弗利斯会那么讨厌他们。”

他没遇到过这么复杂的情况,一心只有琵琶。

樊成云想了想,说:“我们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做什么定论。而且,这是他们的家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不过是一群想要寻回遗音雅社乐器的音乐人,更没法去说长道短。

师徒两人沉默许久。

终于,樊成云出了声,想了个办法。

“既然楚慕能在唐人街开乐器行,莎拉可能认识他。”

艺术乐团人脉遍布欧洲,何况是小小的乐器行。

樊成云一问,莎拉就挑起了漂亮的眉。

“楚慕?唐人街楚氏乐器行的那个?”

如此精准可靠,钟应高兴点头,“张姐,你能请他来乐团,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琵琶的事情吗?”

“能是能啊。”

莎拉一向热心帮忙,更不用说自己认识的人。

可她神色慎重的说道:“他挑的乐器不错、调音也很准,但他这个人吧……”

莎拉犹豫片刻,“很不好说话。”

楚慕不好说话,钟应是见识过的。

但他没想到,莎拉去请楚慕,艺术乐团的人听说之后,竟然都认识这位中奥混血的楚老板。

音乐会排练结束,他们就围着樊成云和钟应闲聊。

“楚慕他妈妈是中国人,好像前几年去世了,他爸再婚了,跟楚慕没什么往来,我们也不怎么认识。”

“这人挑乐器的眼光好,耳朵特别灵。他在乐器行里面就是乐器修复工作室,每次乐器拿给他修,我都特别放心。”

楚慕的乐器行开得久。

为人虽然不好说话,但成熟可靠,对待乐器更是细心细致,艺术乐团的人都非常认可他的能力。

只可惜,脾气和言行方面,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有人说他热情认真。

有人说他冷漠傲慢。

两种极端的评价,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越发引得樊成云好奇。

他们走向艺术乐团办公室,樊成云问道:

“小应,你觉得楚老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钟应沉吟片刻,认真回答道:“我觉得楚老板是懂音乐、懂中国的人。”

“当时,我用雌蕊琵琶弹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没有告诉他曲名的情况下,他听完就念了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是名篇。

但不是每一个听曲的人,都能立刻产生联想。

楚慕的感慨发自内心。

他听懂了琵琶曲里的回风却月,更懂唐代诗里的离人乘月。

连国内对琵琶耳濡目染的听众,都不一定能有他这样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