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吇吇吇(第3/4页)

古德茂:[钟哥你再好好想想啊]

以前他可没见钟宸对古画这么热情。

钟宸:[你放心,如果我能买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捐献给国家的]

古德茂:[……好吧]

原来竟是他格局小了。

-

国家文物所。

会议室里,几位来自各地博物馆的大佬正在开会。

坐在首位的所长面色严肃,道:

“最新消息,未来半年内阿拉斯加将拍卖傅易失传的《芦花洞月湖》。我已向国家申报款项。但上面说这次拨款的资金最多不会超过两亿,想要确定拍下根本不够。”

在场众人皆面色不虞。

华夏的国宝,因为历史原因身处他国之手,实在令他们心中难受。

西北博物馆的馆长赵老先生更是为此寝食难安。

历史上,傅易走南闯北,曾在西北曾留下过一副壁画。

前几年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壁画出土的那一刻即氧化丧失了颜色,化作虚无。

赵老先生当时在场,有幸亲眼目睹过藏在地底未见光明的场景。

一盏幽黄矿灯,照亮了那幅壁画。

它是如此熠熠生辉,逼真翔实,仿佛让世间万物都黯然失色。

那时,在场目睹这幅壁画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生怕惊扰它沉寂的精彩。

赵老先生拍桌而起,大骂:“上面怎么回事!这等国宝,岂能让他国窥伺!”

正是因为曾见识过画圣傅易创作的伟大艺术,赵老先生才会如此不甘心。

所长目光一黯,显然也对此无可奈何。

“我会尽力再跟上面交涉的,同时咱们下面也齐心协力,共同筹措资金。”他道。

来自杭城博物院的左舒院长长叹一口气,说:

“几个亿的资金,哪里那么好筹。”

“就是啊,那些外国人可比我们有钱多了。”另一个大佬附和道。

没看现在故宫博物馆卖起了周边口红国潮火锅店,看着火热,但实际收入距离达到这个数字还不知道要再过几百年。

南城院长思索了片刻,道:“我们可以利用舆论?”

就像几年前的猴尊金雕像事件,正是因为上了热搜,引起大量民愤,上面才下令无论用什么代价都要将它拍下带回华夏。

“可以试试。”左舒点头。

赵老先生:“对了,上次不是说要商讨给《万里山水图》接笔的事情吗?不如一起透露给媒体。”

所长:“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是否要进行接笔。”

这件事目前在博物所里呈现两极分化的不同意见。

保守派认为要保留画作的原汁原味,哪怕《万里山水图》未完成,但它毕竟是傅易的心血,除了他再世,没有人有资格实力去改变它,否则就是糟蹋它。

一些较为年轻的人受了国外观念影响,认为给文物接笔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譬如之前巴黎圣母院被火烧,法国重修重建是一个道理。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果然又因为是否要给《万里山水图》进行接笔这件事而争论不休。

-

次日。

戚临清真依言所说,打算带蔡吉出门逛逛。

蔡吉第一次来B市,其实心里对这座城市很好奇,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现在他听戚临清要带自己出去玩,脸上都压抑不住兴奋和感激之情。

“换好衣服就下来吧。”戚临清哂笑。

蔡吉连忙上楼换了一身自己最好的衣服。

随后他跟着戚临清上车,却在车里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熟悉身影。

“钟哥,你也在这里?”他下意识地想往后退。

钟宸双腿交叠,抬眼看着他说:“我昨晚不是说了吗?要带你出去玩。”

蔡吉:“……”

莫名有些后背发凉是怎么回事。

戚临清及时扶住他,贴心地道:“你坐副驾驶座吧。”

蔡吉如获大赦,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赶紧坐到了前座。

钟宸摸了摸脸,自言自语:“我有这么吓人吗?”

戚临清:“可能是因为你的文身。”

钟宸嘁了声,“青龙可能确实不适合我。”

戚临清点头,“嗯。”

钟宸侧头看他,问:“那你觉得我适合什么?”

戚临清想了想说:“凤凰吧。”

钟宸:“...我是男的。”

戚临清:“也有男凤凰。”

钟宸:“?”

是他孤陋寡闻了。

“那你改天给我设计一个。”

“可以,等我不忙的时候。”

……

戚临清并不知道B市有什么好玩的。

这方面钟宸却是行家。他领着蔡吉先去了当地有名的游乐园,坐过山车、木马车,一路买了VIP票不用排队,畅通无阻玩得很开心。

戚临清没坐,买了饮料和棉花糖坐在下面的长椅等他们。

大热天,他还戴了口罩和帽子,避免被路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