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潇湘妃子的哥哥(第4/7页)

一篇七言不仅完整的背诵下来,还对这首诗做了解释,林如海听的连连点头,十分满意。

“珏儿比为父幼时聪慧许多,将来参加科举定然能够比父亲强上许多。”林如海看着姜岩,双眸当中满是欣慰。

姜岩也只是一笑,不多说什么,他对于未来还没有规划呢,是做个闲散之人还是为官入仕,还都是未知之数呢,不过在父母面前彰显聪慧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没有哪个父母不想看到聪明机敏的孩子。

姜岩特意傍晚就缠着林如海出门,到了定好酒楼的时候天才刚刚擦黑。

元宵节,街上灯火通明,中秋节街上有许多卖灯笼的,现在不止有卖灯笼的,还有很多猜灯谜的摊子,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头攒动,才让人贩子能够掩人耳目,将小孩子拐走。

“爹爹,我想去买灯笼。”

“去吧,让林桥跟着你,不要跑远了,不然一会儿有表演从楼下走过你可就看不到了。”

姜岩笑着,和林如海的身边跟着的小厮林桥一起去楼下,距离酒楼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卖灯笼的小摊子。

看着这些形状各异,但都象征着美好祝愿的灯笼,姜岩默默叹了口气,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生活,可偏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就好像现在街上这些美好和谐的氛围下,说不定就隐藏着让好端端家庭支离破碎的拐子。

“林桥,我记得甄家距离这里只有两条巷子,我们先去给英莲妹妹送去一盏灯笼再回来吧。”

“那我抱着少爷,走的快一些。”林桥想了一下说道。

姜岩点头同意,林桥一米八以上的个子,他这两条小短腿倒腾的再快也不如他迈的步子大,提上一盏上面画着山水的灯笼被林桥抱着往甄家去。

提前出门就是算好了时间的,姜岩来到甄家的时候他们还没出去呢。

“甄伯父,我爹娘和妹妹今日都出来了,我可以带着英莲妹妹过去一起玩儿吗?”把人放在自己银皮子地下,应该就不会被拐子拐走了。

甄士隐和封夫人担心英莲会给林如海夫妻添麻烦,毕竟人家一家人出来玩,还要照顾别人家的小孩子实在是不方便。

姜岩却十分认真的对英莲说:“黛玉又长大了一些,已经会叫爹娘了,你想不想看看?”

之前英莲和封夫人一起去林家,也是见过黛玉的,对黛玉很是喜欢,现在又听姜岩这么说,立马苛求的看着父母。

年过半百才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甄士隐夫妇自然是受不了她的这种目光了,于是便同意姜岩将她带去,明日再去林家道谢就是了。

也正是因为姜岩这个举动,导致英莲并没有被拐走,甄家没有所有人出去找她,在葫芦庙刚刚发现着火的时候甄家人帮助灭火。

葫芦庙被烧的破败了,但甄家的损失并不严重。

当甄家稳定下来到林府道谢的时候封夫人还对这场大火胆战心惊,这次来便是和贾敏辞行的,甄士隐想着一家人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之后的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有农户的庄家收成都不好,甄家的自然也不例外,但因为甄家尚且有一些家底,故而并没有落得要去岳父家中过活的日子。

三年大灾过后,农户的日子好过了一些,但繁重的税收依旧让他们收入微薄,勉强度日罢了。

转眼间,黛玉已经五岁了,可以说是被娇养着长大的,贾敏身体安好,怎么看都不像是不久于人世的样子。

直到林如海的调令下来,任扬州巡盐御史,而就在他们一家人动身前往扬州之前,姜岩参加了院试考试,成功的从童生升级到了秀才。

十岁的秀才,可以说是很厉害了,林如海和贾敏对于这个结果表示都很满意。

黛玉年岁还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父母都开心了,她也跟着开心夸他:“哥哥好厉害,我就知道哥哥是最厉害的。”

童声童气的说着,一双眼睛闪烁着光芒,姜岩想起一事,一本正经的对她说道:“那黛玉可知道哥哥做了什么?”

黛玉很是诚实的摇摇头,姜岩同她仔细的讲:“哥哥去参加了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和平时先生对哥哥的考教不同,而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

“有多重要?”黛玉懵懂的问道。

“非常重要,如果哥哥之后去参加的考试还会这般顺利的话就可以像爹爹一样做官,到那时候就可以保护黛玉,也可以为百姓做事情,帮助很多很多人,黛玉说是不是很重要。”

黛玉十分聪慧,再加上爹娘从小就教育她要温良恭俭让,现在听说是帮助很多很多人,还可以保护家里人,那这应该就是很重要的考试了。

“那哥哥你以后要更加用力才是,等玉儿长大之后也要去参加考试,也要保护爹娘哥哥,帮助很多很多人。”黛玉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