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奉旨开店(第2/3页)

“如此说来,这次西北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吧?咱们有如此利器,还怕几个异族人不成?”沈父情绪激动地说。

他最近迷上了去茶馆听说书,而近来城中最风靡的故事就是关于西北战事的,也有许多关于镇远侯的英雄事迹,他听着听着对那位素未谋面的镇远侯都肃然起敬起来。

想到儿子之前还奋力给边关将士送去了棉衣,他拍拍儿子的肩膀,故意道:“儿啊,你一定会成为名垂千史的名臣的!”

沈嘉一头雾水,问:“爹,您哪来的自信?”

“我儿心地善良,关心百姓,关心将士,且总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最有用的事情,若是这样的官还不能名垂千史,这江山恐怕就要完了。”

“老头子慎言,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也不怕被人听了去。”沈老夫人惊怒不已,这沈府可不单单是他们几位主子,还藏着以为真龙天子呢,老头子这话被人听了去,定个欺君罔上的罪名都是轻的。

“我可没说什么,咱们这位可是明君呢,经常听嘉嘉夸奖那位,我自然不会有旁的心思,就是在民间,大家也都知道皇帝是在乎百姓的,自他登基后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每一期的报纸上都刊登了的,听说这个冬天,北方几家大商会主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投入了一大笔钱款,用来帮助灾民度过寒冬。”

沈嘉知道这事,这事情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又觉得必然会如此,朝廷成立了官方的慈善基金会,民间自然会效仿,又是刚开始,肯定会不遗余力做好善事,而下一期的报纸里,也会着重嘉奖这几家商行,皇帝对他们的回报是:减免几家商行未来三年内一半的商税,有这个做激励,以后其他商行必定会争相效仿。

“这还用你说,我上个月刚捐出了一百两呢,还有家里清理出来的旧衣裳也都一齐捐出去了,听说不少地方的百姓连衣裳都穿不起,一家人同穿一条裤子,比起他们,咱们的日子已经算好的了。”

沈嘉点点头,他虽然没游历过全大晋,可是就当初进京的路上就看到了不少令人揪心的事情,百姓的总体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下的,普通人家一年也未必会做一套新衣裳。

沈父有所顾虑,问沈嘉:“这些捐出去的衣裳要如何发到需要的人手中?谁家该发谁家不该发又是以什么标准?咱们家捐出去的都是细布衣裳,不算什么,可总有些高门大户会捐些绫罗绸缎出去吧,这些东西谁不想要?谁又敢要?”

“父亲考虑的是,普通老百姓可不会将绫罗绸缎披在身上,所以那些旧衣裳里,如果有布料上等的会统一收集起来,稍加打理后运送到海外,换成便宜的东西运回来补偿给百姓,普通料子的就直接送到百姓手中,这事情确实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只能尽力了。”

沈父摸了摸胡子,突然有些意动,问:“听说最近你们衙门还在招人?”

“是啊,儿子毕竟只是暂代,等章程都上了正轨就能放手了,最近招的都是底下做事的人,这个衙门的人没多少俸禄,全靠个人的意志与善心。”

“也就是说,只要肯无偿去帮忙都可以?”

“理论上是这样,但肯定也挑人的品性与才能,基金会也不是随便的衙门,爹啊,您有想法?”

“最近觉得日子过的有些无聊,前些时候我与你母亲说了想回保宁,可是又不放心你自己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儿子,如今你姐姐们都在长安,我们俩个老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免得成天担心你。”

“那好啊,您想去做事还不容易,就怕您低不下头,毕竟去衙门做事就得听上峰的,您是我老爹,在沈府就是一家之主,走出去别人也都尊称您一声沈老太爷,但到了衙门,您可能就只是老沈了。”

“臭小子,你爹我难道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吗?既然想做些好事就不在乎这点事情。”沈父有这个想法已经好多天了,他最近出去听书,也常听到关于沈嘉的事情,有人赞自然也有人贬,他想尽自己一点力量做点好事,起码不给沈嘉拖后腿。

“那成,您明日去衙门找我,我给您安排事情。”

父子俩三言两语就说定了,沈老夫人白了他们一眼,也不去管这两个大老爷们的事情,拉着儿媳妇的手商量明日去哪家店逛逛。

临分别前,沈嘉将自己要开一家烤肉店的事情告诉家人,他自然是不可能亲自经营的,这铺子还是得由家里人组织人手去管理,他只负责出个酱料方子,最多再提供个装修图就没了,至于能否赚钱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反正他是奉旨开店。

一家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开铺子他们有经验,但奉旨开铺子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