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夜访(第4/4页)

他看到这些老百姓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数出两枚铜板递给报刊亭里的人,然后接过报纸,一脸满足地将报纸折起来塞进胸口,然后护着胸口挤出来。

挤出来的人并不是都离开了,有一部分走到另一侧的人群在站着,认真听卖报员读报纸,听到今年冬祭皇上会亲自主持,一个人高兴的不得了。

“我家那小子还真是聪明,每一期报纸上的字一天就能学会,还会找时间来听报纸,对照着上面的字,如今已经能简单读报了。”一名老汉嘚瑟地说。

“那可是读书的料子,你不送他上私塾吗?”

“嗨,哪里供得起?这一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就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供得起?把全家卖了也供不起。”老汉的得意只维持了一瞬间,然后就变成了遗憾与失落。

赵庭问沈嘉:“沈大人,读书很花钱吗?”

沈嘉给他算了一笔账,一个学生从开始上学到他考中秀才要花多少钱。

“我本人聪明,从初学到高中一共用了十二年,殿下觉得有几个人能有我这本事呢?”

赵庭换成自己想了想,摇头说:“沈大人这样的奇才几百年也难得出一个,更别说多少人一辈子也考不中了。”

“是啊,高中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止步在童生或者秀才,一般家境的读书人,考到秀才就不会继续了,除非成绩非常好,即使是这样,大部分人也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中秀才。”

赵庭没说话,他在算沈嘉刚才给他的数字,以前他不懂一两银子有多少,不懂怎么会有人被一文钱难倒,现在出来的多了,也渐渐了解了物价。

他突然明白为什么当皇帝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为责任太重大了,当见过生活的辛酸后,便会忍不住想努力让自己的子民过的更好。

他问沈嘉:“沈大人,要如何才能让百姓不再为读书而苦恼呢?”

沈嘉看着远处回答:“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只要朝廷能在各地建免费的学堂,让适龄儿童免费入学,自然就没有这个苦恼了。”

赵庭听了都觉得咋舌,这点国库多有钱才能贴补的起?而且那么多人去读书了,朝廷取士的人数是有限的,剩余的人去做什么?

以赵庭对读书人的理解,他们是不屑于去做低贱的营生的。

沈嘉猜出他的想法,告诉他:“当全部人都能识字,那各行各业与现在也没什么不同,谁规定倒夜香的不能识字?谁规定打铁卖豆腐的不能识字?”

“你说的这些太遥远了,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历史在进步,也许千百年后就能实现了。”何止是实现了扫盲,还会创造出许许多多这个朝代的人无法想象的东西。

有那么一瞬间,沈嘉想念科技发达的现代了,想坐车坐飞机,想用手机给心爱的人打电话,想看一场电影,想喝一杯可乐。

“大人……沈大人?”

“什么?”

“我们走吧,该去书铺了。”

沈嘉回神,为刚才那一瞬的茫然而失落,他永远都回不去了,而且这里有他的爱人,他怎么舍得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