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追啊(第3/4页)

沈嘉不想和他理论,借口衙门里还有要事准备告辞。

钱建元眸色暗了暗,嘴角微微扬起,“那如此,本将军送你出去,沈大人公务繁忙,不知改日能否请沈大人喝酒?”

“自然,不过下官酒量不佳。”

“你又过谦了,当初在琼林宴上,沈大人的酒量我可是见识过的,还有你投壶的本事,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向沈大人讨教讨教。”

这倒是可以,沈嘉对自己的投壶本事还是有信心的,而且这钱建元一看就是从小备受追捧的人,喊他一声钱小将军,可他未必有配得上这个品级的才能,能挫一挫他的锐气也好。

“随时恭候。”沈嘉朝他行礼离开,下楼时看到有几桌的学子都拿着报纸在探讨,这报纸一出现,仿佛学子们突然间就掀起了学习热潮,还有许多人组织各种探讨会,说是要一起学习报纸上的佳作。

这一点是沈嘉乐见其成的,赵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对此很满意,原以为报纸是给普通老百姓的福利,没想到最先享受到便利的却是学子们。

走出茶楼后登上沈府的马车,沈嘉让车夫赶着车去长安城的四海书铺,他把契约拟好了,朝廷方签的是吴大学士的名,就等魏舒签完字这个契约就生效了。

魏舒此刻也在书铺里,他的周围围着一群学子,大家一起欣赏报纸上的几篇诗词,叫好声不断。

“不愧是翰林院的掌院大人,才学一流,这一篇《咏柳》写的诗情画意,栩栩如生,真是好啊。”

沈嘉到来的时候不少学子也做了几首与柳有关的诗,不过长安城少见柳树,他们还真不太了解柳树的特征,写出来的诗平平无奇,毫无感情。

最后还是魏舒做了一首被人叫好的诗作,还有人怂恿他把这篇诗送去投稿,说不定会出现在下一期的报纸上。

魏舒也来了兴致,拿了漂亮的信纸把诗抄录一遍,然后塞进信封让随从投进征稿箱中,虽然他已经不算是学子,但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流传天下谁不高兴呢?

“东家,户部沈大人来了,小人将他带到您的书房去了。”掌柜跑来汇报。

魏舒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忙向众人告辞,大步上楼去了自己的书房,留下一众学子好奇不已。

“户部沈大人?可是那位会计司的司长沈嘉?”还是有不少人得知沈嘉这个人物的。

掌柜的没有明说,只是向大家陪个不是,“东家有事忙,各位公子请自便,书铺里新上了一套春山居士的画作锦集,各位可要去参观一下?”

“春山居士的画作?还是锦集,你们是怎么弄到的?”学子们忍不住动容,这位春山居士可是大晋有名的大画师,很少动笔,但每一幅流传出来的画作都是上等的,引得众人追捧。

“自然是买到的,我家老爷偶遇了春山居士,花重金买下了他的好几幅画,真迹自然是自己留着了,不过还是让人临摹了几份仿品,供大家欣赏。”

“呵,原来是赝品啊,那没什么好看的。”有心高气傲的学子看不上这样的东西。

“算不上赝品,不过是仿制而已,明码标价的,而且也不是原图,大家看过就知道了。”大多数人还是感兴趣的,跟着掌柜去看画。

而沈嘉也在书房里见到了魏舒,此时他穿着一身棉布道袍,头发简单地扎了一个道士髻,看起来有种别样的风流。

“沈大人是来送契约的?”

“正是。”沈嘉把契约拿出来递给他。

魏舒没有急着看,而是朝他鞠了个躬,“大人派人来知会一声就好了,怎敢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顺路而已。”沈嘉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而且签完契约后魏舒就该付他钱了,五百两也不算小数目,他得亲自拿着送去给吴大学士。

魏舒认真看完契约,他是商人,签过无数契约,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详细的契约,条条框框都写的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这契约是何人起草的?”魏舒好奇地问。

沈嘉指了指自己,“我啊。”

“真没想到,沈大人竟然还精通这个,往后在下拟定契约也要跟您学习,这个很好。”

沈嘉当然知道,自己的契约是按照后世的合同修改的,把权利和责任写的很详细,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本官会向朝廷建议,将各式契约统一模式,免得同样的买卖契约还写的五花八门,官府处理起违约的案子还得逐字逐句慢慢斟酌,有统一的格式就方便许多了。”

“沈大人高见。”魏舒真心佩服沈嘉,这个年轻人不入商场真是可惜了,不过他在户部为官,能做的事比当个商人大多了,他当年却没能坚持到底,为了自由放弃了理想,也不知将来会不会后悔。

吴璟本来是没打算说话的,但见姓魏的看着沈嘉发呆,心里有些不爽,忍不住提醒他:“魏老爷盖签字画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