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办报纸(第4/4页)

赵璋听了心潮澎湃,在屋里走来走去,大声赞了句:“好!朕会让各地官府在当地建英雄冢,立功德碑,凡是为国牺牲的将士都可入公墓,享百姓香火,朕会让他们的名字流传下去!”

赵璋越想越激动,去拿了笔将圣旨起草好,写好后给沈嘉看,沈嘉觉得这件事毕竟是好事,也不反对,虽然他知道,地方官府未必都能将这件事执行下去。

“还有,你之前所说的让百姓监察官员该如何执行?”

沈嘉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件事,讪讪地说:“这个有点难办,毕竟民告官风险太大,还是先缓一缓吧。”

赵璋也不强求,他自然希望自己治下的官员个个清廉正直,但这是不可能的,让民告官听着是替他监督百官,但其实很难做好。

皇上要办报纸,且一月刊印一次,具体的事宜交给了文渊阁大学士吴大人,吴大人一头雾水的,也不知道从何入手,还是好友提醒了他,让他找沈郎中问主意,毕竟第一个提出报纸的人是他。

“沈大人,你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妨仔细与老夫说说,这报纸听着就很惠民,老夫也希望能早日刊印出来。”

沈嘉便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每份报纸大概要几个版面,要什么内容,这些都是可以慢慢摸索改变的,而且他已经做好了一份模板,直接送给了吴大人,这东西简单明白,一看就明白。

吴大人一拿上手,第一感觉是纸张过大,不易拿捏,第二感觉是字体太小,太难为他这样的老人家了,看着费劲,而且纸张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且都是印刷体,没有阅读的欲望。

“为何要如此设计?”他心里不赞同,语气就有些生硬。

沈嘉给他详细解释了每一个板块记录的内容,“因为内容太多,篇幅有限,所以只能缩小字体,毕竟一个月只刊印一次,要成本低功效强,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费。”

“可是这样真黑煳煳的一片,看着人眼晕,百姓中识字的本就不多,这么多字他们内心肯定更加排斥。”

沈嘉倒是忘了这一点,突然有了个想法,将最后一个版面的一个专栏删除了,换上了一个扫盲专栏,用来教百姓识字。

“在这里加一个版块,每一期教十个日常用字,让百姓们也能多认点字也好,至于其他版块,不识字的只能靠官府派人宣读了,如此一来,确实效果大打折扣。”但沈嘉也没更好的办法,报纸的第一作用是至上往下地传递政令与知识,遍及度有多少就看百姓的求知欲了。

而且这东西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普及到位的,得长年累月办下去。

“百姓们能学到文字与知识的地方十分有限,书籍昂贵,普通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接触,但报纸便宜,就算一个村发一份,贴在村子的告示栏上,久而久之,有心人总能学到点东西的。”

吴大人听明白他的意思了,沈嘉这报纸就是给老百姓创办的,当然得用最大张的纸记录最多的内容,他感慨道:“沈大人的仁心老夫感受到了,难怪沈大人总能想出一些惠民之策,有如此善心,真是百姓之福啊。”

“不敢当,真正做事的人是吴大人才是,下官只是提出建议,而且具体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要吴大人去尝试去改变,这些都是下官顾及不到的。”

吴大人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你放心,老夫有生之年一定要将这《百姓月报》送入家家户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