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第2/2页)

他甚至天真地以为,把时濛找回来之后,他们可以重新认识,重新开始。可他忘了他们错位的关系经年累积根深蒂固,他们的起初就与美好二字背道而驰,不可能因为身份和观念的转变,或者误会的解开,就能将已经溃烂的伤口治愈得毫无痕迹。

如今他来不及思考不想时濛放弃的原因,只着眼于当下,希望时濛先打起精神活下去。

时至今日,傅宣燎才终于肯承认,当时看到时濛坐在窗台上摇摇欲坠,他更担心的是时濛的安危,而非那幅画。

然而他想不出其他能吸引时濛的东西。从前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光是待在那里,时濛就一个劲贴上来,以至他从来没有想过时濛究竟喜欢什么。

傅宣燎看见时濛从桌板下的抽屉里拿出一叠纸,还有一支削得很短的铅笔。

时濛想用右手拿笔,举起来才想起受了伤不能动。他沉着脸看起来有些生气,到底还是想画,改用左手执笔,在纸上不甚熟练地勾勒线条。

对了,他喜欢画画!

傅宣燎忙道:“我还知道,那些画是你送我的,简笔画,塞到我的课桌里。”说着他上前一步,“你的手受了伤,现在回去治疗,还有机会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笔尖一顿,时濛的眼中流露一丝疑惑,似在思考他是怎么知道的。

旋即又恢复近乎冷漠的平静。

“可是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时濛说着,扭头看向船舱外,“比如我的《焰》,就在这艘船上。”

傅宣燎的眼皮跳了一下。

同时震颤的,还有他的心脏。

那股仓皇终究扩散开了,他握不住,也收不回来。

时濛连他从何得知当年的事都不再好奇,还将《焰》的所在如此轻而易举地告诉他,明明不久前时濛还将这幅画作为筹码,视为威胁他的利器。

当时时濛说画被藏在了安全的地方,还说“你找不到”,原来竟是藏在了这里。

思及之前对《焰》的真实作者产生的怀疑,一种不合时宜的念头伴随着隆隆的心跳,于此刻浮现在傅宣燎的脑海中。

更不合时宜的,傅宣燎想起时濛行事虽霸道,却只要本该属于他的东西,比如那条蓝宝石项链,自己随口说不是给他的,他便不要了,连一眼都不多看。

而时濛曾对傅宣燎宣布,你是“我的”。

猛然抓住有价值的信息,顾不上先求证,傅宣燎即刻道:“我也在这艘船上,我也是你的。”

他说出这番话时未经犹豫,全凭本能,因而听在时濛耳朵里单薄又无力。

“你不是。”时濛低头看向桌面的纸,“你一直都不是我的。”

只有这样告诉自己,才可以不那么难过。

所以连傅宣燎,他也不想要了。

最后的可能性宣告无效,一股莫大的被遗弃感笼罩而上,傅宣燎很长一段时间呆立原地。

可天色渐暗,外面风浪渐起,涨潮在即。傅宣燎只得草草收拾心情,另谋出路,趁时濛不注意从桌上摸走了弹簧刀,背过身去,试图用并在一起的两手将它掰开。

寄希望于时濛帮他解开是不可能了,如今来到海上,他已无处可跑,时濛绑着他,只是不让他操纵渔船。

可傅宣燎怕时濛做傻事,必须占据主动权。

虽然时濛暂时还没有做傻事的迹象,他在很认真地画画。

傅宣燎陷入沉默,时濛反而来了说话的兴致,许是因为傅宣燎没有凑过来偷看他画画,让他心情大好。

他用闲聊般的语气问:“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要跑?”

像是知道答案残酷,傅宣燎闭口不言。

时濛又问:“那你知道,我为什么把《焰》藏在这里吗?”

傅宣燎更是无法作答。

时濛也没指望能听到他的回答,自顾自接了话。

“不过那不重要。”时濛在纸上画出一条弯曲弧线,唇角跟着微微翘起,“反正,它很快就不在这里了。”